社會

在南太平洋小島上:爸媽和我,有時還有法法菲內

說到南太平洋上的小島們,你會想到什麼呢?是黃小楨躺在被夕陽染成粉紅色的沙灘上唱著約好要和你一起去大溪地(註一);是保羅高更畫筆下不知從哪裡來,不知自己是誰,不知該往何處去的黃疸病人們(註二);還是你常和身邊的他提起,等賺夠了第一筆錢就要一起去的夢幻渡假天堂斐濟?

當然我今天要提的,不是黃小楨不是高更也不是斐濟,而是南太平洋小島上,除了這些令人嚮往美好的事物之外,還出乎我們意料地隱藏著一些,也許可以為生物學家提供酷兒在人類演化過程裡,如何以一種自然而且合理的方式存在著的線索。

在我們試圖捍衛酷兒人權的時候,其中一個最常被挑戰的論點就是「同志在人類進化當中是不應該存在,應該被淘汰的人類。」近期的例子包括今年年初的總統大選,親民黨副總統候選人林瑞雄在媒體前說出「你們(同志)是異數,在人類進化上不應該的。」之言論(新聞連結)。

林先生在這裡的論述參考的是達爾文(Charles R. Darwin)在十九世紀中期所提出的演化論(Theory of Evolution),即使演化論本身能否解釋一切的物種來源這件事,在學界裡仍有所爭議(註三),但身為一位對生物學充滿熱愛的博士班學生,對於演化論三番兩次遭到無論是專業或是非專業人士的誤用,仍舊深感憤慨,覺得有必要在這裡藉這個機會好好解釋一番,生物學家人都很 nice 的,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阿!!

這裡我就來告訴大家面對演化謬論論戰時的對戰守則:

首先,如果你聽到那個人嘴裡說的是「進化」,而不是「演化」,恭喜你,這人八成不是主修生物學,要不然就是根本沒在好好唸書,或是像林瑞雄先生一樣,學到的其實是早期未經修正前的演化生物學觀點,認為人類是所有生物當中最進化的物種。這時候你可以選擇哼哼冷笑兩聲(或是不要也可以,可以依個人風格自由發揮,例如此時要選擇撥瀏海也可以),然後正氣凜然地告訴他:「『進化』論是過去錯誤的觀念,NOT FASHION!『演化』才是現今普遍認同的合理觀點。你還是回去多唸點書再來跟我戰吧,加油,好嗎?」

那麼為何我們不能使用「進化」二字呢?因為在達爾文所提出的天擇說(Natural Selection)裡,所謂的「適者生存」(Survival of fitness),必須考慮進生物群體和整個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說,把時間拉長遠來看,現存的物種形態並非單純因個體條件比之前優異所以才生存下來,一旦環境改變特性,現在我們引以為傲的優勢也許就會一夕之間蕩然無存。比如說若現在地球的氣溫驟降五十度,毛髮覆蓋範圍較廣的動物(例如金剛狼或是猩猩)也許就會比人類更適於生存在這樣的地球上。另一方面來說,人類也並非征服了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在沙漠裡就有比人類更適合生活在沙漠裡的動物存在。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優秀的物種,其實是一種非常狹隘的觀點,不過是只看著自己的鏡子,便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的皇后一般,自我感覺良好罷了。

所以其實沒有誰比誰優秀的問題,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不過就是剛好和其他的物種一起搭上了那艘船,踏上了我們現在生活著的這塊陸地。因此將各物種現今的姿態,解釋成與環境共同「演」進所產生的變「化」的結果,才是比較適合的描述(註四)。

至於「同性戀是演化中的異數,因為無法傳宗接代,所以應該要自群體中被滅亡淘汰」的這件事呢?

要先釐清的一點是,無法和異性交往,而選擇追逐和自己相同性別的身體,是一種基因突變嗎?

根據 2010 年瑞典對全國 20-47 歲的雙胞胎進行的性向調查(註五)(原始文獻),顯示的確同性戀傾向和基因遺傳是有相當程度關聯性的(二至四成),但除此之外,眾多的環境因素也能夠對同性戀行為造成影響(這裡指涉的環境因素是指除去遺傳因素而言的非特定環境因素們,和坊間所謂什麼家庭破碎、童年性侵害或是因為周慧敏實在太正等等沒有關係)。關於更多生理學上面對於同性戀行為的解釋,枝枝節節在這裡先暫且帶過不提,但是目前研究人員的普遍共識是,單一的所謂「同性戀基因」或是突變並不存在,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同性戀行為是多重基因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下所得到的結果,換個角度來說,同性戀傾向和身高阿、體重阿,甚或是運動才能這種事情一樣,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也可能沒有,沒什麼特別的。

就算不看統計數據或是生物學研究,從結果論上來說,同性戀從來便沒有從幾千幾萬年的人類歷史上消失過,這不剛好證明了同性戀行為的存在和人類文明的演化進展並無抵觸嗎?再者,無論同性戀和適者生存到底有沒有八竿子的關係存在,都不應該成為阻礙為同志爭取基本人權的理由,畢竟無論你愛誰,我們都同樣是呴某沙啤恩(Homo sapiens,人類的生物學名),同樣都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也同樣都是人他媽生的不是嗎?

不過即使如此,從這裡我們還是不能解釋為什麼「同性戀不生育後代,比例卻沒有在族群中漸漸減少」的大哉問。

你覺得呢,「法法菲內」?

如果你還記得的話(其實我也差點忘記 XD),我在前頭提到:「在南太平洋小島上,隱藏著也許能夠解釋酷兒是如何在人類演化過程裡以一種自然而且合理的方式存在的線索。」所以,現在就讓我們將視線轉到那個在南太平洋上,雖然不若大溪地或是斐濟那樣廣為人知,卻也別有一番恬靜風味的薩摩群島(Samoan islands)吧!

 

如圖所示(圖來自於維基百科),薩摩群島位於南緯十四度,西經一百七十一度左右的南太平洋上,在斐濟的東北方約 1,100 公里,大溪地的西北方約 2,400 公里,夏威夷西南方約 4,100 公里,臺灣的東南方約 8,400 公里處(註六)。根據紐西蘭的學者研究,島上的人類遺跡最遠可追溯到三千年前。除了人類學和歷史學上的研究引起了學者的興趣之外,島上有一種獨特的文化,就是家庭裡長輩的組成除了爸爸媽媽之外,還有「法法菲內」(Fa’afafine)。

法法菲內是在薩摩島社會裡被選出,從小被以女性角色扶養成長的生理男性,國家地理頻道曾經有過專題介紹。每個薩摩島家庭成員裡至少都會有一個至兩個法法菲內,法法菲內擁有男性的肌肉力量,卻也可以從事傳統上被認為是女性的家務事,因此被視為是家裡的好幫手,能夠協助家庭一同扶養孩子長大(註七)。

不過,法法菲內到底教給了我們什麼演化上的意義呢(註八)?

家姐生下第二胎的時候,曾經對我說:「生兩個的話,以後你老了,我兒子也可以照顧你。」雖然就算我不是同志,家姐也不一定不會生第二胎,但的確你不能否認,人類的文明社會結構發展,是基於藉由個體間的互助來達到最大化群體利益效果的。法法菲內的存在支持了某些學者提出的「甲叔叔假說」(gay uncle theory),也就是自己不生育的家族成員,仍舊能透過支持原生家庭的成長和擴張,來增加自己的家族基因繼續流傳下去的可能性。如果說一加一等於二的話,一加一,加上法法菲內,便有可能是大於三的效果。這麼說來,也許就是因為薩摩群島上擁有法法菲內的家庭,能夠產生這樣緊密的家族成員互助關係,才會比較容易在生活艱困的汪洋小島上生存下來,那麼現在薩摩群島上有為數眾多的法法菲內,在演化理論上,似乎也就解釋得通了。

所以,下次若有人再在你面前說什麼,同性戀又不生小孩,根本就應該被人類社會淘汰的時候,你可以開始這樣跟他說:

「你知道嗎?在海洋的另外一邊,在一個與世無爭的南太平洋小島上,有一個小屁孩。他的身邊有爸爸,有媽媽,有時還有法法菲內⋯⋯。」(註九)

 

【謝謝你讀到這裡,我們想請你花一點時間,了解「媒體小農計畫」:這是一個讓讀者可以直接小額灌溉心目中優質內容的平台,queerology 也是媒體小農計畫的一份子,歡迎透過網誌頁面右上角的小草按鈕,或是直接點擊這個連結,灌溉我們的內容。詳情請見: 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

 

註一:愛聽音樂的六年級到七年級生大概沒人不知道黃小楨,八年級生和九年級生更不可不知道盧廣仲的造型根本就是抄黃小楨的。馬桶蓋和大圓粗框眼鏡的組合在當時轟動文青界,開創了一個全新世代而且還歷久彌新的文青 Look。2001 年在友善的狗發行第二張專輯《黃小楨2》之後便淡出幕前,改以廣播主持和幕後張懸專輯製作為主。這首《大溪地》便是該張專輯裡的經典作品之一。而且不知為何在下只要聽到「大溪地」三個字,腦袋裡馬上浮現的不是大溪地的風景,而是這首歌⋯⋯,明明歌裡面從頭到尾就沒去到大溪地⋯⋯:

註二:此處指的是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傳世名作: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其實我本人是非常喜愛這幅作品的,只是每次看到的時候總不免還是會為畫裡的人擔心一下他們的健康問題⋯⋯。

註三:曾經有位敝人相當心儀,才貌雙全、內外兼修的留美名校社會研究所博士班學生當面對我說:「我不相信演化論。」讓敝人大驚失色,在那之後我們大概花了三、四個鐘頭作學術辯論,從演化論的真偽,到她試圖說服我社會達爾文主義還是有其立論基礎,讓我也不得不搬出近代著名演化論學者 Richard Dawkins 的著作來打腫臉充胖子。那是一個對我來說其實相當愉快的夜晚。此女人,乃真女人也。(難道其實我是 mental M?!)

註四:關於 Theory of Evolution 在一般教材中,譯名應為「進化論」或是「演化論」這件事情,我發現在中文維基裡有特別說明此事的來龍去脈。敝校大一普通生物學課堂上,老師曾經特別強調中文上使用「演化論」才能適切地表達 Theory of Evolution 的精神所在,應捨棄使用「進化論」一詞。敝人也認為使用「演化論」更能避免世人對 Theory of Evolution 內涵的誤解,故在此特別說明之。

註五:自從我輾轉得知有一對同卵雙胞的婆(P)之後(我一直好想送一塊「惠我良多」的匾額給這對雙胞胎的爸爸媽媽),便開始很喜歡調查自己身邊的酷兒朋友,有沒有發現自己的親戚裡面也是酷兒的。而答案多半是肯定。我覺得這現象很有趣,雖然我自己的二等親到三等親範圍裡面似乎只有我一人是酷兒,但大家不妨可以自行田野調查看看,搞不好下次過年的時候,餐桌上就多了一個盟友喔!

註六:只是想跟《篤姬》迷說一聲,所以這裡說的薩摩並非是天璋院篤姬出身的那個薩摩(現日本鹿兒島)⋯⋯。

註七:外觀上在我們的眼裡,法法菲內似乎乍看之下就是變裝皇后(Drag Queen)的卸妝版。但有趣的是,其實他們從小身心皆認為自己是女性,而且並不認為自己是 gay,因為他們並不和法法菲內產生性行為,只和異性戀男性作愛。他們不是其他的什麼,他們就是法法菲內如此而已。敝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提醒我們在看自身以外的世界的時候,是不能單純用自己在心底已然形成的固定框架去加諸在別人身上的。

註八:「請問你覺得XXX在演化上的意義是什麼?」是敝人認為在分子生物學類的學術研討會或是演講上,最沒有意義的問題前三名。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分子生物學家都覺得「意義是三小,拎盃只聽過義氣,沒聽過意義啦!」而是一則在分子或是基因層次上,並非每個小小變化都能完整反映在個體生存競爭優勢上,二則「競爭優勢」其實是非常模糊無法被輕易定量的特質,三則是我們實驗科學家僅能試圖解開「如何作用」之謎,至於「為什麼」這件事情,似乎屬於更形而上的哲學性討論了,對於無法被證實的答案,討論未免流於空泛。但由於空泛的討論乃模糊焦點的神兵利器,因此這個問題以前其實常被敝人當作避免被老師發現剛剛討論 paper 都在打瞌睡時候的殺手鐧⋯⋯。

註九:說是「與世無爭」其實也不盡然。在查資料的時候,我發現其實法法菲內們有成立一個叫「薩摩法法菲內協會」的行動組織,致力於同性戀除罪化以及太平洋島嶼文化藝術的傳播⋯⋯,感覺相當強悍阿!Youtube 上可以找到很多 fa’afafine 的相關影片,不過在下也沒時間一一看完就是了,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上去找找。:)

 

9 Comments

  1. 我喜歡這篇!我不懂生物學,能夠對演化論本身、以及它跟LQBT的關聯有更多瞭解,我很開心。而且法法菲內超有趣的,上了一課 🙂

  2. 話說我的初戀女友有一同卵雙胞胎妹妹,但是我的一個真的很同志一個真的很直。一個左撇子一個右撇子..我老爸好像有次跟我解釋在基因分化的時候甚麼甚麼的所以有個能會有這個結果,但是這個甚麼甚麼我實在是忘了…

  3. 社會達爾文主義真是害人不淺阿(認真)取演化而不取進化,因為後者帶有的狂妄歧視性語義內涵實在頗重阿。至於每每講到同志的正當合法性,好像不得不碰觸到歷史,不管是人文社會的或生物自然的。當然,西洋、中國的歷史上,實在有太多優秀的前輩,只是有沒有被發現與被說出來罷了。這篇好讚!

Leave a Reply

Discover more from Queerology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