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的來由是因為我有次聽到某婆友人甲安慰剛失戀的某婆友人乙的時候,說:「不要太傷心,回來台北吧!這裡有大把大把的踢給你挑!」當下頓時覺得自己好像成了菜市場裡被晾在枱子上的一把一把花椰菜一樣。然後一個又一個我認識的婆朋友,提著菜籃子經過我和其他被擺成一列的花椰菜面前,左瞧瞧右看看翻過來翻過去之後還小聲地指指點點,最後他們其中的一個終於決定伸出手來,此時忐忑不安的我,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那隻手越過我的眼前,拿起了我左邊的那把花椰菜兄弟放進她的籃子裡,然後和其他的婆朋友心滿意足地離開了。而我依舊躺在枱子上,轉頭可以看到其他和我一樣也還待在枱子上的花椰菜兄弟們哀傷的眼神。而我那現在在菜籃子裡興高采烈的花椰菜兄弟,也一邊用力地和大家揮著手道別,一邊和他的新女友消失在刺眼的陽光裡⋯⋯(掉入腦內小劇場中)。
(二十分鐘之後)咳,所以總之我想如果用菜市場來比喻的話,年過了三十還單身的男女稱為「剩男」、「剩女」,那像我這樣年過了三十還單身的人,大概也可以被歸類成一棵「剩菜」吧,哈哈!
不過在臺灣踢婆分明的拉子文化裡,一向有個流傳已久的迷思(註一),就是「踢多婆少」這件事。而各大徵友管道裡,也真的是徵伴的踢(含不分偏踢,以下簡稱踢)比婆(含不分偏婆,以下簡稱婆)還要來得多上許多。若我們僅根據徵友文出現的比例,也就是假設其他所有的狀況在踢和婆之間皆類似的條件之下,來推算圈子裡面所有認同為踢和認同為婆的比例,根據友人和敝人不負責任的估計,這數字大概會落在踢:婆等於五:一至十:一之間。
也就是說把全臺灣所有的拉子裝在一個袋子裡(為什麼一定要袋子?大家好好地坐在臺大體育館裡面不行嗎!?),隨機從袋子裡面抓出十個拉子來,大概只會有一到兩個是婆,其他全都會是踢。
順帶一提,2010 年國立(臺灣)交通大學的男女比例約為一比三(聽說 2000 年的時候好像是一比七⋯⋯);從一副 52 張的撲克牌裡面任取五張牌比梭哈的話,如果不搓牌,第一次就拿到一對(一呸)的機率是五分之二(0.42),而第一次拿到吐呸(兩對)的機率則是二十分之一(0.05)(註二)。
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都要丟滑鼠或是手機了:搞什麼!所以我一生中找到真愛的機會竟然比隨便抽到一呸的機會還要低嗎!!
不過大家請先冷靜、冷靜一點!先把滑鼠或是手機放下來再說!別忘了我們剛剛在得到這個結論之前有個假設,也就是「假設其他所有的狀況在踢和婆之間皆類似」的這個條件。在這個條件之下,我們忽略了,比如說,也許自我認同為踢的人相對於自我認同為婆的人,單身的時候比較有熱情上網徵友阿,或是願意與踢交往的人,有比較高的比例不會斷然認為自己是婆阿,諸如此類等等等等的,更何況誰說踢一定就只能跟婆在一起勒(比如說《那些年,我們錯過的帥踢》),還有大家把純不分跟 Bi 放到哪裡去了(請看《非主流中的非主流》或是參考《這不是雙性戀!(打滾)》一文)!
所以大家不要擔心,所謂真愛發生的機率,根據我某位獲得生物統計博士學位的學長所說:「沒發生就是 0,發生了就是 100%。」
不過我想無論是在那個「百分之百的女孩」(註三)來臨之前或是之後,「單身」都是一個可能會伴隨我們一生的重大課題阿(註四)。而且 Queerology 上幸福愛侶眾多,我想討論單身這件事恐怕是捨我其誰了!
話說現代社會因為單身男女眾多,再因為之前單身稅的話題引起爭議(註五),我在網路上看到聯合報作了這個表,叫作「單身歧視的謬誤與解答」:
(其實我放這個表進來只是想在這裡呼籲我的朋友們不要再一直逼我去徵友了。XD)
在恢復單身的第二年,我和朋友們一起去黃石公園玩了一趟,在路上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結伴同行的老太太和老先生們,雖然不排除他們是老年同志伴侶的可能性,但就我的感覺他們彼此之間的互動和距離不像多年的伴侶,倒像是互相陪伴的朋友。而就在那時候我也突然領悟到,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走。也許何其有幸我們誰之中得以和愛人雖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但終究兩人之中的其中一人即使悲痛萬分,都還是得繼續面對剩下的風燭殘年。
所以提早規劃退休金對每個人都是何其重要阿!(這句話我絕對不是忘了加刪除線!)
這麼一想,似乎單身這件事也不再這麼可怕了,事實上雖然很多朋友不相信,但我這幾年的單身生活的確玩蠻爽過得相當愜意自在。在脫離失戀的苦楚之後,首先感受到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我不用再每年煩惱至少五次該送女朋友什麼禮物或是去哪家餐廳慶祝了(註六)!
除此之外也多了很多自己的時間出來,往負面的方向想,好像少了個人陪,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不是給你一個機會好好規劃一些以前你想作但是似乎因為有女朋友的關係所以一直沒有去作的事情,或是給你一個機會去作那些一直想作的事情嗎?
比如說去看那些你一直沒機會去看的電影,去聽那些你一直很想去聽的演唱會,或是去參加一些你一直沒有機會參加的活動。
當然說起來如果這些事情因為和另一個人在一起就都沒有辦法去作的話,好像也太不通情達理了,但再進一步想想,難道這些事情就因為你不和另一個人在一起了,就沒辦法作了嗎?
我覺得很不錯的一個部落格作家海苔熊,最近寫了一篇文章叫《沒有愛也能好好活著的世界》,就深得我心。之前沒有機會單身這麼久過,雖然說談戀愛是了解自己最快的方法,但那有時也伴隨著拉扯和傷害,但是因為現在有機會成為一種完全單身的狀態,在孤寂之中,我反而能夠一個人安靜地、不帶私慾地去重新思考很多回憶的片段和當下。直到此時,我才真正重新聽懂了許多情歌;才明白為什麼有人說在愛裡,我們總是拿著一把劍,互相砍殺對方,至死方休;也才真正看清楚過去在戀愛關係裡我手上所拿的那兩把劍,一把名為自卑,一把名為自憐。
大概也是在這個時候,我開始重新學會愛自己(也終於學會了一個人打包旅行用的行李),開始一一回憶過去曾經憧憬的兒時夢想(比如說親眼看到鈴木一朗打球),也開始規劃新的目標(比如說聯合國世界遺產之旅),一方面當然也為了以後的退休金著想努力工作,我的好兄弟送了我一句話,成為了我這幾年的人生座右銘:
「工作就是你的老婆,要愛她。」
也有人問我一個人不孤單嗎?說真的我也許時常孤獨,但單身這幾年我倒真的沒感覺到孤單過,除了常常忙著傾聽朋友訴苦以及提供戀愛建議之外,還要忙著追不僅是最新,還有眾多經典的老電影、老歌、和電玩卡通阿!
當然分享的快樂總是勝過獨自擁有,不過好在有共同嗜好就不怕沒有朋友。雖然當我一個人坐在密西西比河畔看著天邊晚霞的時候,也還是會為不知這照片該傳給手機聯絡簿裡的誰而感到悵然,但想想也總比此時旁邊有個人一直喊冷喊餓催著你趕快回去得好吧。(應該沒有人對號入座吧?我只是隨口亂謅個狀況而已的阿!XD)
在這裡再推海苔熊的另外一篇文章,《寂寞,寂寞好不好?》(女人迷網站版本)。裡面提到一個有趣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就是「真正的寂寞並不是孤單一人,而是無法跟想要的人在一起。」
身為菜市場裡的一棵剩菜,當然也常常會被問到:「為什麼你到現在還單身阿?」(註七)這個問題。而針對這個問題,作家兼教授柯裕棻老師在她相當有名的《行路難》短篇散文裡是這樣回答的:「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選擇單身,我想,如果情勢使得每段感情都分手了結,一個人自然就單身了,非常簡單。」(註八)
但我總覺得這段話少了些什麼,若要問我的話,我想我會說:
「我想我大概是,用完了相愛的運氣吧!」
註一:為什麼我在這裡用「迷思」這個詞呢?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
迷思(ㄇㄧˊ ㄙ):神話、幻想。為英語 Myth 的音譯。
而維基百科又針對 Myth 作出了如下解釋:
迷思起源於希臘語單詞μύθος(mythos),迷思是一個可能真實或不真實的故事。迷思通常十分古老,也就是說沒有記錄或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它們發生過。
如文中所述,「踢多婆少」這件事一直難以用科學或是可信有效的統計方法來加以證實,除非我們能夠認真地如「隨便一塊招牌砸下來都能砸死大學生」一般,詳細地調查紀錄被每塊招牌砸死的人過去的交往紀錄和自我認同,要不我想在這裡我們還是暫且稱「踢多婆少」為一種迷思吧!
註二:而一次就拿到同花順的機率則是 0.0000139,所以奉勸大家,小賭怡情就好,沒有特異功能的話還是不要隨便沒拿牌就先梭哈了阿!
註三:「百分之百的XXX」或是「百分之百的OOO」這些小學生就會的造樣造句標語曾在 90 年代攻佔各大文藝報章版面,如果你不知道的話,「百分之百」的典故是出自於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輸家日本大作家文青之神村上春樹先生於 1983 年所寫的短篇小說《四月一個晴朗的早晨,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內容其實說穿了是一個在路上搭訕失敗的三十歲男人心中的牢騷碎碎唸,但是如果你的牢騷碎碎唸也可以寫到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還被翻譯成好幾種語言那我們也還是要由衷地敬佩,對不起我忘記臺灣的版本是收錄於哪個短篇小說集裡面了,不過自從這篇文章出現之後,那個年代如果你心中沒有一個「百分之百的女孩」就遜掉了,絕對把不到文藝妹。不過「百分之百的女孩」到底跟「百分之百柳橙原汁」一樣屬實,我想就見仁見智了。
註四:沒有要詛咒任何人的意思,不過這世界上真的能因為自然原因而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愛侶我想應該是相當些微吧。
註五:我明白「單身稅」在稅制設計上會相當不公平地涵蓋有固定伴侶關係的同志伴侶,這方面的議題我想就在這裡拋磚引玉,盼望有對法律稅制更有研究的朋友來討論了,在這篇文章裡面我只想先談論感情上完全單身者,也就是沒有和任何人有伴侶關係的人。
註六:這五次裡面包括西洋情人節(如果要過白色情人節的話請加一)、七夕、耶誕節、對方生日(如果加上農曆生日請再加一),以及週年紀念(如果以月計算的話請自行再加上十一)。(順便調查一下,有人會過年包紅包給自己另一半的嗎??@@)
註七:話說這個問題在上週短短的四天感恩節假期裡面竟然又被問了三次,我覺得這應該可以和「你(預計)什麼時候(會/要)畢業?」這個問題並列敝人 FAQ 裡的前兩名。
註八:原來刊載在中時部落格上的全文似乎因為之前的媒體壟斷風波而被整個搬移了,全文有被收錄在柯老師的《青春無法歸類》散文集裡(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不過若是大家 google 一下還是找得到全文,但因為都不是原出處,所以我這邊就不放超連結進去了。
哈…推”一生中找到真愛的機會竟然比隨便抽到一呸的機會還要低” 雖然有前提假設,但是我還是相信機率不相信緣分
我也覺得的,單身生活蠻愉快的,想想這幾年完成的正在完成的夢想,如果自己不是單身,可能真的很難做到…
過年是不用包紅包啦(大概也是我沒好野到可以包養人 XD),不過年假漫漫,出去玩是一定要的啦!
單身很愉快+1
好啦,親愛的老友,你不是剩菜啦,你是一棵千年靈芝,需要be left alone for a while to develop to be invaluable!(hug)
千年靈芝是像「嗶~~波!」那樣的東西嗎? 囧
千年靈芝應該是雅牙牙~~~~
畢波是一個外星人…我為什麼跟這些異生物這麼熟……
受教了。XD
看到
「工作就是你的老婆,要愛她。」
的时候,马上认定“好兄弟”是Jo,结果作者本人就是Jo …
XD 因為我沒梗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