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

馬英九的婦女票。

F200803071725252058725429

圖片取自中評社,為2008年馬英九競選廣告,扮有孕爭取婦女票。

總統馬英九先生最近在各大媒體與網路消息中頻頻受人唾罵,他做了甚麼錯、犯了甚麼傻,多的是名嘴分析批評,也就輪不到我這個民女來指教,不過在這一波批評馬英九的聲浪中,臉書和鋪天蓋地的鄉民、名嘴論辯中,我發現一群很特殊的被責怪者,她們可能是我的媽媽、你的同學或者誰的姊妹,她們被通稱為「馬英九的婦女票」。

這些婆媽姐妹們被指責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她們看長相選總統,馬英九之所以當選,根據選情分析,婦女票功不可沒,而社會大眾對婦女票的評價,則是帥哥效應,這下帥哥變歪哥,當初投下神聖一票的婦女們也就難辭其咎,成為被罵的對象。

可是婦女們究竟為甚麼投馬英九?當初同為女性的小英又為什麼在性別選戰中跌了大跤?真真只是帥哥效應?外貌協會?

2011年總統大選之時我詢問媽咪會投誰,為什麼,當時她思考一陣,說她還是會投馬英九,原因是”馬英九在拼經濟上看起來比較夠力,而且台灣人不可能會讓女人當總統啦!”,不過上一回陳水扁和連戰之爭她倒是投了陳水扁,因為她認為”陳水扁感覺比較能夠體恤我們人民的生活,而且對太太很好,不像連戰那麼鴨霸”,後來詢問了幾個女性長輩,在陳水扁和連戰之間,多半是陳水扁勝出,陳水扁愛太太的形象功不可沒,在馬英九和蔡英文之爭中,多半是馬英九勝出,理由中大多數包含了台灣人不可能讓女人當總統。

當大家嘴角一撇,指責嘲笑馬英九的婦女票是選王子的時候,有沒有仔細思考過這些婦女投下那一票時真正的原因呢?

我不是政治專業,不過翻了數篇橫跨數年的台灣女性選民投票傾向研究中發現,幾乎從1996年台灣民選總統以來,對女性選民最重要的研究結論是:女性選民多半比較不具備政黨傾向、立場保持中立,這也讓中間選民決定選戰勝敗的現在,婦女票成為一塊人人想搶、想研究的大餅。

不過女性選民注意的議題和感受與男性選民有微妙的不同,比如女性選民通常對社福議題更為注意,當然對婦女政策也較為在意;女性選民相較於男性,更傾向以國家總體的經濟榮枯作為拼經濟能力的考量,男性選民則多半以個人收入的增加與否做評斷。女性長久以來被教導要體恤他人、關照家中成員,使得女性多半認為整體經濟情況和社福問題比民主程度、國家主權等等議題更為重要,也因此決定婦女票的走向。

而女性選民是否偏好哪一個性別的候選人呢?幾個研究裡都指出,女性選民只有在特定的情形下偏愛女性候選人,「候選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女性選民選擇指標,如果一個女性候選人具有良好的形象,她就比較能夠得到女性選民在性別相同因素下加分的青睞,但如果在一般的條件下,女性選民有時會認為男性較具有施政的魄力與能耐,因此對男性候選人的評價較高。

在我的觀察裡,女性候選人雖然多半打出性別牌,但其實在婦女政策運用上往往不彰,甚至認為「我們都是女人」就可以成為優勢,可是女性從政人物強悍的性格、較不女性化的氣質,卻往往不能得到傳統女性選民的認同,溫柔常常是被打壓習慣的年長婦女有感之處,比如我常聽到女性長輩看婦科時寧願選擇男醫生,因為她們常常覺得女醫生正因同為女人,少了尷尬,卻也缺少了尊重和溫柔,讓她們躺在診療檯上時有「待宰」之感。因為性別相同的優勢,忽略婦女政策的宣告,也常成為女性候選人的弱點,比如上回兩英之戰,馬英九搶先做出婦女政策的宣告,雖然事後被指責抄襲民進黨長期以來的措施和方向,但馬英九重視婦女政策的印象早已定立。

營造形象成功,也是馬英九在婦女票戰場上的致勝關鍵,敬妻愛妻、溫文爾雅,哪個女人回頭看看自己那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公,那個沒事就大小聲的霸王,那個老是穿條內褲把腳翹在茶几上的丈夫,不會對周美青生出一點羨慕之心?嫁出去的女人就要以夫為天,這個觀念現在雖然有所改變,可是台灣家庭普遍現況中,丈夫多半還是家裡的那片天,家裡那片天烏雲密布,人家那片天朗朗晴空的樣子,要不投他也難。

至於馬英九的婦女票就是外貌票,這樣的感覺哪兒來的呢?

媒體上馬英九出現時,瘋狂女性選民哭泣大喊支持的畫面是否深植你心?讓你在此刻心裡犯嘀咕,覺得就是這群外貌協會的婦女票不理智地愛小九、挺小九,才讓台灣人陷入此刻的冏境?可是讓我們把鏡頭拉長拉遠,每次哪個候選人選輸了,在晚會上流淚、甚至大吼大叫跳上車頂的是男人還是女人呢?通常是男人;這次馬英九幹掉王戲碼中,為了王金平抱不平,退黨、砸辦公室的是男人還是女人呢?通常是男人。那為什麼我們沒有男人老是不理智支持政治人物,這樣的刻板印象?因為新聞媒體會稱他們”支持者””資深黨工”,而不會提醒你,他們是男人,他們是男人這回事兒沒有被注意和報導的價值,媒體聚焦於馬英九的「女性支持者」瘋狂行徑,因為那會是個三分鐘的好故事。這就像情殺事件比例中,異性戀絕不亞於同性,可是為什麼家長們老覺得同性戀情危險不理智,隨時都要上吊跳樓上刀山下火海?新公布的愛滋感染者增加比例異性戀高於同性,可是為什麼大家還是把Gay跟AIDS畫上等號?因為新聞媒體會不斷提醒大眾「同性戀人….」「女女戀失控….」「同志群交….」

「印象」經常是被操控的、被形塑的,而我們渾然不覺。這樣的不覺普遍存在,不論男女。當票投馬英九的婦女認為”選小英沒用啦!台灣人不可能會讓女人當總統啊~”這也是一種不知不覺間被形塑男尊女卑的觀念,她們早已習慣自己不是主持大局的那一個,習慣在家族事務裡她們是被迫放棄的那個,習慣她們是不能夠改變局勢的那個。所以當我反問媽媽,可是如果你投小英,她也投小英,大家都投小英,我們不就會有一個女總統了嗎?媽媽愣了一下,笑笑說「不可能啦!」

就像大部分人把婦女票就是外貌票當作定律,不願意正視稱馬英九帥,是一個簡單的評價,可是這個評價背後,包含著對子女未來的擔憂(國家經濟情況)、對做為一個女人的擔憂(婦女政策應用)、對家庭生活的期待(好老公應該就會是好總統吧),種種女人心事,馬英九看起來比身為女人的小英似乎了解的多?也讓他在婦女票上大贏一回。蔡英文的單身,在台灣社會中的觀念也被認為這是一個「形象上的失敗」,更能突顯馬英九敬愛太太這個「形象上的成功」,一個女人多麼成功,家庭上的成功才是真的,這樣可怕的刻板印象,或許也是影響婦女票走向的因素。

很多時候,性別問題裡面,不論男女之差、性取向之差,不只我們的對立面歧視打壓我們,長期被形塑的觀念也綁架著我們自己,成為我們選擇的圭臬。

選馬英九的婆媽姐妹們中當然有盲目的人、有只是選帥哥的人,不過哪個國家沒有盲目的選民?對政黨盲、對個人盲難道有哪個比較高尚?比較不盲?在我們對其他人的盲目嘲笑、嘆息之餘,我們真的是眼清目明的那一個嗎?好好回家跟媽媽談一談,了解她的想法;跟朋友聊一聊,大家分享對政治事件的感受與了解,彼此「揭盲」增加選民的主體性,減少刻板印象的影響,讓政治知識在性別、教育程度和經濟情況之間,差距越來越小,或許才是台灣紊亂政治的解套方案。

刻板印象這件事情,尤其是性別上的刻板印象在女人身上的影響,更是巨大深遠卻難以察覺,這些深水潛流的問題,要解決大概還有很長的路,我們只能互相提醒、加油,希望有一天我們做為自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不是男人女人、同性戀異性戀、本省人外省人、窮人富人、漢人原住民。

 

2 Comments

  1. 台灣的女性對民進黨的認同程度比男性低。所以即使證明了女性投票給馬英九的比例比男性高,也不能推論出這是因為女性看馬英九帥才投給他。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257551-201005-201101140063-201101140063-91-128
    一文,表示”解釋兩性投票性別差距的主要因素,在於男性相對於女性更會受到政黨認同的影響,女性相較於男性不認同泛綠,即使認同泛綠的女性也較男性有跨黨投票的傾向,此解釋了兩性投票差異的結果。本文進而分別檢視政黨認同與候選人因素,以及政黨認同與政策議題的關係,資料結果顯示,候選人因素並非是政黨認同性別差異影響投票性別差異的原因”。

    不過候選人的外貌確實會影響選舉結果。李承達、駱明慶一文發現長的好看的候選人比較容易當選(沒錯,真的有這種論文)。不過他們沒研究男女候選人被候選人外貌左右的程度。

    不過鄉民嘛,我想今天若是個長很正的女候選人藉其外貌當選了,鄉民大概就會酸:學歷實力,不如胸前兩粒了(還是女人的錯!)。

Leave a Reply

Discover more from Queerology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