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

Just chat, in a chatroom.

有時候我會懷念聊天室的那個時代。

大約是在90年代末,即將跨入二十一世紀,或者已經是二十一世紀初,網路好像才剛剛興起,會使用電腦的人類還叫做新新人類,電腦硬碟有1GB就叫做超大,CPU還是用幾八六來分等級。(好我承認我已經有一點年紀了,不過今天我不想談我幾歲,請大家把重點放在別的地方。)總之就在那一段時間之間的某一點,我大概是在當時「對小朋友教育很有幫助」的蕃薯藤上面,找到了一個叫做聊天室的東西。
剛好那也正是青少年時的我,正在摸索所謂認同的時期。(我在這裡說的認同,並不是專指同志認同,事實上我不只混同志聊天室,我還混一堆怪怪的聊天室,比如說灌籃高手聊天室、XX中學聊天室之類的,不過鑑於本部落格主題的原則,我們盡量不談論怪怪的聊天內容。)在那個還沒有google,批踢踢還只有很高科技又很宅的台大學生才會用,寫報告必須去圖書館找資料的年代,聊天室意外的成為一個知識寶庫。我在聊天室裡,遇到很多比我年長、但又不是老到我會稱之為上一代的網友,在那個窮極無聊的年代裡透過聊天知道了很多我本來不會知道也沒人覺得我應該知道的事情。
聊天室和現在這種資訊搜尋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你沒辦法細選你想要的主題。當然,你可以選擇你要加入灌籃高手聊天室,但是你進去之後不能選擇人家是要跟你談櫻木花道還是流川楓、漫畫筆法還是劇情走向。而且在聊天室裡面你必須要在一大片的對話當中去尋找你的聊天對象說了什麼,所以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要接收很多沒意義的資訊,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一家人聲嘈雜的餐廳,然後每個人都很大聲很赤裸裸地談論自己的私事。
圖片來源:www.planetlivechat.com
圖片來源:www.planetlivechat.com
於是有時候我只是登入進去,講完安安(不管怎麼樣,我是個有禮貌的小朋友),就坐著看一大堆ID講他們的故事。我看到20出頭的大哥哥(當年的踢)大姐姐(當年的婆)談論誰和誰又分手了,誰搬出了誰的家,誰被他媽抓去掄牆;也和17歲失戀的姐姐聊過「男人」都是怎樣怎樣;有某個ID說他16歲就被趕出家門,另一個ID說他才15歲但他有錢到灑千元大鈔給他們班正妹撿…有人和我談什麼叫父權邏輯,也有人和我談家暴和賣淫。
那個時候很輕易的,就可以交到很多神奇的朋友,不管他們的故事是真是假,總之在你談論他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的你的煩惱的時候,他們會給予網路上最真誠的安慰,而那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不管你是講你女友人格分裂還是你想殺了你們班老師,沒有人會告訴你不可以這樣說,沒有人會告訴你該怎麼做,再說這種等級的故事在聊天室裡,是小case而已啦。
也就是這樣的氛圍,培養出我只需要我自己理解,不要求別人認同的思想。至少,在聊天室還存在的時候(現在也存在啦,不過現在會有人氣的大概只有一夜情聊天室吧…),我從來沒有因為我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我有什麼煩惱無法啟齒而感到孤獨。在聊天室裡面,我永遠可以找到一個三十分鐘的朋友。我不用煩惱什麼事情要對誰說,換個ID選個新聊天室,登入之後就可以開始說。
所以過了這許多年之後,早就從新新人類變成舊舊人類的我,突然有一天開始很懷念聊天室,那個你可以對著他大吼,會有你想要聽到的回音,但沒有人會管會知道的山洞。然而當我發現我的煩惱沒有朋友有空來懂,我懷疑我想做的事不符合社會期待的時候,我已經再也找不到以前的聊天室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開了個版,可是只對自己開放,我用facebook,可是我只轉貼笑話。我開始想,如果青少年時期的我活在現在的社群網站時代,到底我會是什麼樣子?
我無法預測,但我覺得這值得花點時間去幻想,當我有時間的時候。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