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巧,我有兩個超級好朋友的生日都在這個禮拜,先跟她們說聲生日快樂。(這開頭莫名其妙,我懂)
更巧的是,她們兩個現在一個交男朋友,另一個已經有了老公,正在等待小生命來臨。(這句話就更無厘頭了,但我後面有梗)

她們以前都交女朋友。後者甚至是我人生中第一個喜歡的女生,算一算,已經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久得像上輩子,而她踢頭踢腦打著籃球的模樣,彷彿還只是昨天;而今她蓄了長髮,看她輕撫著微微隆起的肚子時,我仍感覺自己對她的愛雖然也許已轉變成另一種存在,但未曾消逝。
不知道為什麼,這兩三年來,身邊的同性戀友人們轉而跟男生交往的比例有驚人增加的趨勢。也有幾個好友,雖然沒有實質的「轉性」,但紛紛在聊天的時候提到其實也不排斥交個男朋友看看,或者說得更直白些,發現自己對於男人的身體不是沒有感覺。
我不知道這跟荷爾蒙有沒有任何關係(不要笑我沒有知識亂牽拖,我是認真地疑惑,誰叫大家年紀相仿,又剛好都在這幾年一一發作),而且很奇怪地,我也有相同感受,雖然我至今想到仍覺得不太自在。記得好久以前,剛開始發現自己喜歡女生時,我就異常迅速地下了決定,決定我就是個同性戀,我要跟女生在一起,同一時間還默默感到鬆了一口氣。那種輕鬆、祕密的喜悅,相較於現在明明更了解自己,卻為此而感到沉重的心情,是天壤之別。
我雖然沒有跟男生交往過,無法親身比較箇中差異(註:「親身」不是雙關語),但想一想,其實也許比較一直都存在。我始終都在衡量,並以我對異性戀男性無從解釋的成見作為標準:我討厭大部分周遭的台灣異性戀男人,覺得他們往往無趣、庸俗、刻板、醜、笨(這兩個字真的很不OK,但這是偏見,我願意誠心為此道歉)、自以為是、無可救藥,令人絕望。大部份時候,只要想追求我的男生一開口說話,就會讓我忍不住翻白眼。相比之下,女生真是太美好了,她們往往是香的,軟的,聰明的,貼心的,比較謙虛的,享受曖昧狀態的,沒有侵略性的,即使有一點點侵略性也是可愛迷人的,有些還又帥又美。(以上我都用「往往」來形容,表示可能有例外)
因為上述種種,我做了選擇,選擇比較吸引我的那一邊──說「比較吸引」還算是客氣,應該說是大大勝出,若非如此,我也不會以為自己「純粹就是個女同性戀」。
也因為上述種種,當我某一天突然正式領悟到自己對男性不是完完全全沒感覺之後,我真是太震驚了。也只有在這裡,我才能很不好意思地承認,當了這麼久的女同性戀之後,我開始有性別政治正確的考量……我不想要當異性戀,我不想要哪天真的交了男朋友或跟男人上了床,讓異性戀們對我做出「妳終於回歸正道了」的表示;我才發現,某種程度我也把異性戀當成假想敵,雖然我也告訴自己這種反應只是長久被打壓的一種反挫。而擁抱了一個立場這麼多年,我才真正體會到,我越真心熱愛我的立場,某種程度我就越難正視自己。而正視自己,接納自己,對我來說,都是擁有更好人生的開始。
其實甚麼都還沒發生,這只是腦袋裡的一場小小的自我戰爭,而我已經這樣緊張兮兮,這也讓我覺得好笑。我只能對自己說,慾望再怎麼幽微,在就是在,我無從得知原因,也無從壓抑,哪天它又不在了,我同樣拿它沒轍,光只是看著,就足夠讓我感到目眩神迷。
我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完完全全不知道。但我確定人生還沒開發的區塊太多,我樂見事情朝有趣的方向走。
這樣誠實勇敢地面對各種可能性真好
我也要努力學習不設限的思維
掙脫框架
你不會只有同性戀和異性戀的選項,
別忘了可愛的雙性戀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