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我還沒有對你說的事(寫在寫給自己以前)。

為了【寫給自己計畫】,翻找了BBS個板上十年前的文章,想確定十年前的此刻那個我,究竟在做些什麼、經歷些什麼。沒想到就此陷入了長長地思考,遲遲無法對自己言語。最後決定把寫給自己這回事兒留到下一輪,先寫在這回顧過程裡我的最苦惱。

圖片來源:http://pentaxfans.net/thread-136958-1-1.html
圖片來源:http://pentaxfans.net/thread-136958-1-1.html


十五歲起,在父母親友面前,我就很肯定的說我不結婚、不生子,這些年間生不生小孩或有動搖,但不結婚的立場始終未變,不生小孩這回事兒也至今還是如此決定。按照爸爸的說法:「打小起總是自己決定要走在歧途上。」的這個孩子,他們通常管不了,所以這十五年間,沒有逼婚壓力或是生子時程壓在我頭上,多年反覆申明,已經連親戚都不問我結不結婚省得找閉門羹吃了。

這樣說來,作為一個不與家人同住也沒有結婚問題的同性戀,似乎應該悠游自得沒啥好苦惱的,但隨著十年時光過去,十年前那個慘綠少女煩惱的事情,如今大可一哂,十年前沒想過會煩惱的事,卻在這兩年相當困擾我。這個苦惱是,我是個尚未和家人出櫃的同性戀。

我的同性戀之路嚴格來說走來輕鬆,從和男人交往到和女人戀愛中間,適應期既短又簡單,反正討人厭的個性有那麼多,很快也就決定不需要對朋友躲躲藏藏,能不能接受是別人家的事。可是這麼多年來,卻從沒有和父母真的談過這件事。倒不是說我娘真是個白癡,女兒這麼多年來有沒有交往對象,對象是男是女她都不知道,相反的,我娘曾經轉託我弟放話過來,說找徵信社查過我的對象,姓名、歲數、職業等等一清二楚。相比大學時她曾翻天覆地為了交女友這件事情整我(ex:打電話給當時女友的媽媽、大半夜把我和女友挖起床“長談“),這一回她雖然採取了荒謬的對策(找徵信社),卻用非常冷靜的態度傳了個話,就無聲無息了,大抵傳達了“你這麼大了我也管不著你,但照顧好你自己,出了事情我可是知道找誰去呀!“的訊息,這也已經是近七年前的事,這些年我沒換對象,她也沒出現新對策。

不干預原本是十年前我能期待的最好值了。我和母親感情不睦,小時感情比較親密的父親又在夫妻婚姻觸礁時講了些不該講的話,對於父母,長大過程我的憤怒多過愛、責備多過信任,甚至反覆做過放學回家時全家都死了只剩下我的夢境。沒想到十年的時間,讓我站在一個新位置忖度他們,不是因為我變得更成熟,而是這十年,在感情和生活裡,我碰上了沒碰上過的困境,也犯過沒想到會犯的錯,一路走來對於人的逃避、懶散和自私,似乎更能原諒,對於錯誤地表達愛,也更能忽略那些“錯誤表達“,看到那些愛。

於是我期待的最好值,從希望他們不干預,提升到希望有機會能跟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希望他們真有機會了解和看見我的感情生活,不論是因此放心,或給我一些有智慧的建議都好。但是年紀大了一點,和父母出櫃就變的更難,再也不是擺本《愛的自由式》在案頭,等著媽媽找上門來,或是失戀了大哭,等著爸爸敲敲門,就可以開口了。生活也有更多不能停下,一周回家只幾個鐘頭,總讓我反覆斟酌,到底應該在什麼時刻開口,可以好好開始、冷靜處理、及時退場。

其實要不要和父母出櫃在實際生活裡面,對我來說不是一件重要的事,只是一個謊言總得其他謊言來圓,一部份的沈默總得其他沈默互相掩蓋,小時候會為了謊說得好沾沾自喜,現在卻在想分享的時候總得沈默。也不是不能石破天驚的坦白,只是小時候對父母的恐懼、青少年時對誤解的難以解釋,和到了這年紀對他們的愛與憐憫,細細交織成一張密網,我的坦白無處洩露。

相較於那些還在被父母苦苦相逼要結婚的同性戀們、那些爸媽還在醞釀著打給學校老師或到班上刮你的情人一耳光的少年同志們,這煩惱有點微不足道,甚至有點何不食肉糜的味道。 不過小煩惱也是煩惱,我們總是在這些細細推敲彼此、進進退退的探戈舞步裡面,得到更好更平衡的關係,愛情如是,親情如此,友情亦然。

如果我想出了該何時、如何坦白,到時再寫篇文章告訴大家過程。

在那之前,我只能用這篇絮絮叨叨的文章,希冀理出一點頭緒,也祝福想出櫃的朋友一切順利,父母最後能夠接受;不想出櫃的朋友能藏的嚴實,不為了性傾向被為難。更希望社會能接受更多,法律能保障的也更多,官人們若能高瞻遠矚,讓法律先於人情,而非取決於選票,相信我們能是一個更自由平等,更少需要革命,也更少需要逃命的社會。

——
「寫給自己」徵稿活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