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運

保守派基督徒與同志婚姻

17113823229_739c4f31b0_z

娃娃魏如萱的歧視同志事件

五月底,美國總統歐巴馬正式宣布六月為同志驕傲月(LGBT Pride Month),在世界各地舊金山、紐約、巴黎、雪梨等城市,都舉辦了盛大的同志遊行。五月,也是北部各大專院校同志團體,舉行了17年校園同志甦醒日的時節。然而,六月中,在批踢踢甲板上,爆發了歌手娃娃魏如萱歧視同志事件(懶人包)。

事由是:師大在校園同志甦醒日系列活動後,加辦了「愛洛生活節」,希望以一系列軟性藝文活動倡導性別友善的校園環境。但籌辦時,卻發生娃娃經紀公司接下演出、卻又反悔的羅生門,只好臨時抽換表演人選。同時,有甲板鄉民分享了過去和娃娃接觸的經驗。娃娃是基督徒,當這位鄉民跟她出櫃後,她卻回以「我希望你能趕快恢復正常」。由於在甲板引起眾多討論,娃娃及其經紀公司都發稿澄清。而在這次事件中,不意外的,隱隱又看到真愛聯盟的幽靈,飄盪其後。

說到公眾人物每每公開宣稱對同志族群友好,藉以說明自己的進步、開放,卻只是想從中消費同志、趁機吃同志豆腐的心態,Huskyman Xu 在〈對同志友善,不是藝人的義務。但是我有選擇我喜歡的藝人的權利,我沒有嗎?讀完【魏如萱事件 from鍾成虎】的感想〉一文中,說得很好。

很多我喜歡的公眾人物,從來未對同志議題表態,有些甚至在言論中,隱隱帶有恐同症候。但至少,他們也不會趁機消費同志議題。而所謂的媒體操作、形象營造,在這個web 2.0時代,無疑得面對受眾雪亮的檢視。
宗教自由?對同志的歧視!

而娃娃在臉書上的回應:「我尊重所有人的自由意志與個人選擇,而我也希望大家能尊重我的信仰。」可以看到非常典型、保守派基督徒常說的「尊重信仰」,或是「宗教自由」一語。究竟尊重一個可能帶來歧視與壓迫的信仰,屬不屬於「宗教自由」呢?

讓我們來看一下最近的新聞。

美國新墨西哥州,最近針對攝影公司拒絕替同志婚禮拍攝一案,進行了判決。事件原委是:

一名美國女性 Vanessa Willock 與她的女伴結婚,請攝影公司 Elane Photography 替她們拍攝婚禮,但有關公司卻表明拒絕拍攝同性婚姻,而當 Vanessa 的女伴打去聯絡,沒有提及是同性婚姻時,有關公司卻沒有拒絕。因此 Vanessa Willock 就向新墨西哥州人權委員會求助,並獲得資助律師費,及後於 2010 年在裁判法院勝訴,在對方上訴後,今年上訴庭維持原判,認為有關公司干犯歧視法例。

有關判詞你可以按此閱讀,不過涉及比較多技術上的探討及關於第一修正案的解釋。但總的來說,就是指這個攝影工作是一次商業行為,而不是個人表達意見的藝術創作,因此不能以「自由」作為抗辯。換言之,如果你是打開門做生意,就不可以根據別人的性傾向來接受或拒絕。

這件事讓我想起典型的種族歧視案例,譬如「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以及過去黑人與白人必須分開上學、使用各自獨立的衛浴設備、甚至不得同坐公車。那麼,生活中對 LGBT 社群有所差別待遇的歧視行為,是否真得為「信仰自由」?

最近,丹麥國會剛通過同性戀者有權在教堂內舉行正式婚禮的法案,引起國內各教派激烈爭論。無獨有偶,英國議會也在討論,同性與異性婚姻是否該徹底平等,特別是對許多西方人來說別具意義的教堂儀式。換言之,基督教與天主教內部就存在著保守與進步的激烈辯論,一方面是基於信仰,激情與理性兩者的碰撞;另一方面,也可見對於聖經文本的詮釋,端在於「人」,一如歷史研究常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文本會隨詮釋者身處的時代,而有不同著眼處。然而,我們也看到,幾乎所有基督教保守派(特別是福音教派)對LGBT社群的反對與詰難,都來自聖經經文,這篇文章整理圖倒是簡潔有力地呈現了去脈絡化、直譯聖經的荒謬可笑之處。

宗教裡的婚姻真義?

反觀將在台灣舉辦的第一對同志佛教徒的婚禮,由於佛教教義中,不論什麼樣的性傾向——同性戀、異性戀、跨代戀等等,都是愛欲的一種,換言之,關係形式之下的愛欲情種,才是需要去解的結與根,任何性傾向皆無不同。昭慧法師也說:「同志婚姻基本上設定固定伴侶,應該鼓勵,不該詛咒!」報導中提到:佛法的基本態度是讓生命變得更好,婚姻的固定伴侶,能節制人對慾的追求,在佛法看來正是讓芸芸眾生朝善發展的一種策略(按:請注意此處並非極端的唯一規範 / 方向)。此外,昭慧法師從宗教倫理學的角度出發,對於佛教文本的批判與自醒,相較於只訴諸信仰激情的保守教派,截然不同。

因此,面對宗教保守團體時常用的「同志亡國論」、「同志會毀壞既有的家庭 / 傳統制度」,的確,LGBT社群就是要挑戰、撼動既存並不完美的制度,敦促人們更進一步去看,關於愛與公義、親密關係與家庭的本質,究竟是徒具教條規範的形式空殼 / 壓迫?抑或以愛為根本,才有機會審視既有制度的缺漏與不足,才有可能轉化為真正權利的保障,而非對(性)多元的束縛 / 管制?!

21世紀的宗教改革?

換言之,面對宗教保守派與LGBT社群之間的交鋒,我的原則與前提一直很簡單:這是一個政教分離的時代。經過人類歷史的演進,人們決定脫去盲目崇拜的不理性,與缺乏監督、批判權威的可能,在民主的世俗國度裡,更願意以理性與公正的法律,去體現權力的相互監督與制衡,並以法律為秩序維護、最低的道德標準。然而,可怕的是,我們往往看到保守派與歧視者,以機巧之心之言,包裝外表,卻行煽動、歧視之實,特別是舉著(粗暴粗糙的)道德大旗,卻無視於人們在不侵犯他人的前提下,所享有的自由與權力;進而以所佔有資源權力的位置,成為性政治上實質壓迫他人以多元的方式、去獲得性愉悅之基本幸福的人權,造成社會更多的不快樂與精神疾病。

我不禁想到歷史上的宗教改革。面對中世紀的人文主義、商業勃興與教會的腐敗,基督教自身面對教義的詮釋 / 權,有了極大的變動與反省,連帶推動制度上的革興。而面對基督教內部的同志基督徒,造成那麼多人生命深刻的傷痕、拉扯甚至不幸的殞滅,同志平權是否又將為 21 世紀的基督教,帶來更多進步、更多體現愛與公義的教義與制度改革?讓信仰中的喜樂感動,回歸到個人與神的內在連結,回歸到理性並且不忽略內心誠實感受的生活實踐,而非盲目地傳播仇恨?甚至能與各式各樣關懷弱勢的激進解放與平權運動,有所對話互動?

同志平權一直都是在路上的進行式。很多時候,即便已有超前於社會民情的平等法律,教育與社會制度的撼動,去除恐同與歧視才是最困難的,譬如印度的現況,以及仍舊不斷出現的對同志族群的暴力威嚇,甚至是最近以台大生命教育中心講師為名的陳復投書事件(臉書的抗議社團)。

有時我會想,達到愛與和平的烏托邦,窮盡一生也許仍看不到盡頭,但在許多心緒低潮、拼搏疲乏的時刻,感謝仍有許多美好的靈魂與傳世之作,撫慰。而我們確實也沒有放棄的權利。


←請支持今年 7/28 的熱線晚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未來一年繼續在台灣各角落深耕的同志運動,一點實質支持與鼓勵。

◆◆◆

※ 感謝 Patti Smith 的好書 Just Kids,讓曾經如飢似渴、瘋狂聆聽 60 年代以降、美國搖滾樂的我,獲得許多能量。這不只是一本關於音樂場景的書,透過她優美的文筆,描寫了一生共同追求藝術的知己 Robert Mapplethorpe 的愛情與友誼。在Robert身上,可以看見一位前衛藝術家,如何從天主教家庭的小男孩,摸索自己的性傾向,苦惱、掙扎、釋放、自由、並為之述說。也看到基督教作為一種信仰,如何在他們的生活與作品中燃燒,於焉也才對基督教在西方文明的重要性,多點體會。

Patti Smith, “Gloria,” in Horses, 1975.

Jesus died for somebody’s sins but not mine
meltin’ in a pot of thieves
wild card up my sleeve
thick heart of stone
my sins my own
they belong to me, me

people say “beware!”
but I don’t care
the words are just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me, me

I-I walk in a room, you know I look so proud
I’m movin’ in this here atmosphere, well, anything’s allowed
and I go to this here party and I just get bored
until I look out the window, see a sweet young thing
humpin’ on the parking meter, leanin’ on the parking meter
oh, she looks so good, oh, she looks so fine
and I got this crazy feeling and then I’m gonna ah-ah make her mine
ooh I’ll put my spell on her

here she comes
walkin’ down the street
here she comes
comin’ through my door
here she comes
crawlin’ up my stair
here she comes
waltzin’ through the hall
in a pretty red dress
and oh, she looks so good, oh, she looks so fine
and I got this crazy feeling that I’m gonna ah-ah make her mine

and then I hear this knockin’ on my door
hear this knockin’ on my door
and I look up into the big tower clock
and say, “oh my God here’s midnight!”
and my baby is walkin’ through the door
leanin’ on my couch she whispers to me and I take the big plunge
and oh, she was so good and oh, she was so fine
and I’m gonna tell the world that I just ah-ah made her mine

and I said darling, tell me your name, she told me her name
she whispered to me, she told me her name
and her name is, and her name is, and her name is, and her name is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I was at the stadium
There were twenty thousand girls called their names out to me
Marie and Ruth but to tell you the truth
I didn’t hear them I didn’t see
I let my eyes rise to the big tower clock
and I heard those bells chimin’ in my heart
going ding dong ding dong ding dong ding dong.
ding dong ding dong ding dong ding dong
counting the time, then you came to my room
and you whispered to me and we took the big plunge
and oh. you were so good, oh, you were so fine
and I gotta tell the world that I make her mine make her mine
make her mine make her mine make her mine make her mine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and the tower bells chime, “ding dong” they chime
they’re singing, “Jesus died for somebody’s sins but not mine.”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Gloria .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