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同居二三事。

兩個星期前一個平靜的週日午後。

我照例和女友一起回家省親,吃完飯後大家老樣子在客廳裡聊天,正當我喝下剛泡好的第一口茶,我的母上大人忽然發難:「欸,這次搬家搬好了,妳不要又讓她一個人做家事喔。」

聽到這句話,我差點被嘴裡那口熱茶嗆死,女友在旁邊看起來倒是挺樂的。

雖然這不是我媽最語出驚人的一次,但在她有關我跟女友同居的經典語錄中,這大概是最讓我吐血的一次。沒錯,我跟女朋友交往五年多,最近剛搬第三次家。除了剛開始兩人沒有住在一起,但其實還不滿四個月時,就開始了同居生活一直到現在。

不管熟或不熟的朋友聽到,通常第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辦到的?我的答案一向都是:不要想太多。XD

這並不是打迷糊仗,而是在我身上確實如此。

最初會那麼快決定要一起住,是因為我剛巧要重拾學業,想從家裡搬到離學校近一點的地方,女友當時的租處剛好也合約到期;不管是從經濟考量,或是情感需求上來說,眼前這個熱騰騰的新馬子當然是最好的室友人選。而且正如skullcat日前的文章 成家立業專家不負責指導原則 一文中說的,當室友,可以讓難以名正言順的同志情侶關係得到解套, 於是當時還沒向家裡完全出櫃的兩人,也就順水推舟順理成章的決定要一起住。

當然,做為一個很會擔心的敝人在下我,怎麼可能沒有害怕沒有猶豫。加上當時也有好友誠意叮嚀,太快同居恐怕會失了感情的新鮮度,於是我跟馬子曾經有如下對話。

我:「欸欸,如果搬進去以後發現合不來怎麼辦。」

馬:(非常誠懇看著我)「妳覺得什麼地方會合不來?」

我:「呃,像是生活習慣啦…」

馬:「那就互相配合就好了啊」(理直氣壯)

我:「不是,比如說我牙膏一定要從後面擠,萬一妳是一定要從中間擠呢?以前我有個馬子說她會買兩隻兩人分開擠耶,可是我受不了」(強迫症發作)

馬:「啊我不是都從尾巴擠?」(繼續理直氣壯)

我:「哎呦不是啦,那是舉例。或者說,我們都很忙沒時間洗碗,妳回家或我回家看到碗堆很高會心情不好,可是又沒人要洗呢?」

馬:「我不會因為這樣心情不好啊,妳會嗎?」

我:「…………」(被戳穿一直在杞人憂天的沈默)

馬:「而且碗我洗就是了嘛」

……於是……於是我就決定「不要想太多」,然後被說服了 XD

之後多數時候,「不要想太多」可說成為我個人心中的最高指導原則。原因很簡單,兩個要天天相處的人,如果把什麼小事都放在心裡放成疙瘩,那還怎麼同居?(至於我馬子,她本來就不想太多)

雖然最初我是有點抗拒的,但這五年的同棲生活中許多點滴,早已消除這些抗拒。

比如說,同居讓我們在過度忙碌的工作中,還能親密相處。那些半睡半醒、有人已經要出門的再見吻,或是闔眼前說說話分享彼此體溫和當天生活的純蓋被聊天時間,甚至看著對方的睡臉入夢,其實也很治癒一天的疲憊。

或者是我喜歡獨處這件事,原本很擔心會沒有個人空間。但住在一起之後,我們自然而然就調整出一套模式,即使是在只有一房一廳十幾坪的空間裡,我們也能各據一方,給彼此讓出需要的心理、物理空間。然後需要時又能黏作一堆。

說這些其實倒沒有鼓勵同居的意思,畢竟對於一起築巢,我們都有很多憧憬。在多數時候,同性伴侶間同居等於是最後一條終點線的情況下,同居更常常背負了太多期待和壓力。所以是否同居,不妨別看得太嚴重。「不要想太多」,順其自然吧:)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