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

愛情無法歸類

身旁總有一些朋友,老是愛上異女(註)。於她們而言,愛上異女簡直是不可抵抗之宿命,每個人都想逃脫,都說不想再為一時興起半路出家想試試看的人啟蒙,但愛情來時,誰不深陷其中。

不過,老愛上異女的她們不見得一頭短髮,不見得不穿裙,帥氣也不必然是最適合她們的形容詞;她們隱身在茫茫人海中,絕非能夠被一眼認出。

喔,她們可絕對絕對未必是踢。

她們可以是任何樣貌。她們也許會愛上充滿女人味的外在,也可能喜歡偏踢的外型。須注意的是,她們念茲在茲的異女們即使長了一副踢頭踢腦,可也不保證即為女同志無誤。這原本該算是常識的(同時亦是一種相當棘手的狀況),但有些人在圈子裡蹲久了,總時時遺忘此一關鍵,常大力鼓吹當事人勇往直前,還說:她長成那樣,不是同性戀的話,我頭給妳。是,我本人就當過如此不負責任、兼之缺乏正確性別意識的壞朋友,且說完我便揚長而去,畢竟這不是非當事人需要面對的問題,猜錯了就猜錯了,兩手一攤什麼事也沒有。唯有苦主夜夜難眠,百思不解:

那傢伙看起來比我還踢,可是她又說她喜歡男生?

她為什麼對我這麼好,這麼關心我?我生氣她說她會心疼,我們這樣不是曖昧是什麼?

她是不是開竅太晚,或者,她還無法面對自己的性向?可萬一,如果我根本押錯寶?

環視周遭的眾苦主們一圈,我輕易地體認到一個事實:凡是歸類,往往都更坐實其難以歸類的部分。如同話語總讓我感受到溝通交談之無用無奈,卻又不可能閉嘴不言。

Photo by Rodrigo Benavides (CC 2.0)
Photo by Rodrigo Benavides (CC 2.0)

身為朋友,面對一次次愛上異女,又摸不透抓不住其芳心的可憐人(其實妳一點同情心也沒有吧),以往的我總是忍不住勸了又勸,怕她們所遇非人。然而,眼睜睜看著友人們被搞得要死不活,我也心知肚明,這其實跟異不異女沒有關係。也許她們本身就是培養公主病細菌的絕佳溫床心太軟,在她們的百般求全下,醜無鹽搞不好都會誤以為自己是西施(其實只是西施犬←好啦,我先自行掌嘴一百大板)。更有甚者,舉著好朋友的大旗,要苦主們照料她們的生活起居,安撫她們纖細的情緒,接送,跑腿,當小跟班。

這當然只是愛情光譜之中的一個極端,何況一個巴掌拍不響。勸得再多,朋友看起來再怎麼痛苦不堪,每當她們默默消失時,你就知道了,愛情正揚手輕輕召喚著呢,她們是不能不去的。當愛前來,你只能讓它穿透自己,任憑感官膨脹而意志稀薄,自我透明。

曾經,我以為愛上異女是一種習慣,一種情境,和只與圈內人交往相同,是環境打造人格的樣本之一,如同有人會說只有同性而沒有異性的高中校園容易培養出同志戀情那般,是環境決定了一切(但如今我更喜歡「命運的創治」之類形容,聽起來謙卑多了)。我也曾經相信,很多時候,無論自覺或不自覺,每次戀愛都是上一次戀愛的複製。畢竟夏宇有言,重複使人幸福;但凡帶來幸福者,有時也通往更大的不幸。

不過轉念想想,每個人都是如此殊異的個體,我們如何企求在對方身上擁有自己原先所期望的一切?在上一個人身上所學習到的,如何真能應用到下一個人身上?我們在愛情裡所學習到的,有沒有可能,只是誤被錯認為寶貝的垃圾,是一無用處的刻板教條?而即使我們不自禁地追求重複,但是真正帶來至高無上的幸福感的,會不會其實都是變數?曾經我覺得相較於愛上圈內人,喜歡上異女是相對麻煩的一件事,但每段愛情都免不了自尋煩惱的部分,說到底,麻不麻煩,根本無從比較。

愛情是如此難以歸類,比起身分認同更難參透。做為朋友,妄想拉住誰或阻止什麼,幾乎都是不可能的,她們需要的僅是陪伴。寫完這篇文章,我決定還是盡好一個朋友的本分即可:在她們受傷時,給予安慰,在她們溺水掙扎時,伸手拉她們一把,她們尚稱活蹦亂跳時,在她們傷口上灑一把鹽,當她們放棄抵抗時,對她們說沒有關係,不就是愛嘛。

也或許,其實是什麼都不用說的,那樣也很好。

 

註:還不知道異女是什麼意思的(不會吧),請點進廣獲熱烈迴響的如何避免成為一個討人厭的異女,內有清楚定義,還可以順便學習當一個人見人愛的異女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