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

愛情的距離。

詩人泰戈爾寫過: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註一)

大概十五歲的時候我在單戀中體會了這句話,
但是直到約莫二十五歲時才深刻了解到,
相愛不等於沒有距離,甚至有「必要」的距離。

因為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誰也進不去的地方。即使是自己最親密的人、即使願意百分之百敞開心房也一樣;如果文字或畫面可以描述我的這一塊地方,大概是雷劈的荒原加一棟頹圮鬼屋(沒人問妳啊XD)

年輕些的時候總以為有誰會「完全懂得」自己,現在就知道「了解」是可遇不可求的兩個字。當然也曾經以為可以真正懂得誰,錯上幾次以後就明白誰都有誰也觸不到的寂寞。而感情要走得久,對我來說,必須是跟那些知道這塊地方、但不會試著踩進來、願意佇立等候的人。

剛跟某任女友在一起的時候,我以為我們就是世界上最懂彼此的人,也真的認為我進入了她生命裡最荒涼的地方。結果後來才搞懂,想可以把別人的荒野化春風,只是徹底的自以為是。正如我心裡那塊地方,也不需要誰來施肥灑水。

更年輕時喜歡跟情人膩在一起,世界就是彼此,再不需要其他人,所以分手就是天崩地裂、宇宙寂滅。曾經連著三個學期一直處在二一邊緣,只因為感情波折分不出精神給課業。

但回憶一切的最初,談任何戀愛之前,我根本不明白為什麼生活裡要有另外一個人,也不覺得兩個人在一起勝過獨自一人。只是識得情愛滋味之後,
那有很長一段時間讓我成癮,終至迷失自己。

那個迷失倒不是來自過多的攝取愛情,
而是一種錯誤的假設;
以為把自己壓縮歸零,可以讓對方的愛再膨脹起來。但是沒有了主見、想法,也就沒有了自我的光采;
變成無的自己,連對方眼中的一粒沙都做不了。

photo by Purple Sherbet Photography (CC 2.0)
photo by Purple Sherbet Photography (CC 2.0)

或許因為有過那樣徹底的迷途,現在我總記得保持自己的樣貌。可以為另外一個人牽掛,但不能遷就;
可以修正方向,但不能改向;
可以give in myself,但不能give up on myself。

比如說,即使是跟另一半同居,有一直黏作一堆的時候,但我其實喜歡獨處,因此在家裡,我們常常一個在房間,一個在客廳,有時一整天也就是一起吃飯睡覺而已。
甚至彼此想做的事情可能得到不一樣的地方發展,我們都痛恨遠距離,但也都鼓勵對方去。
我知道我不會因為她放棄我要的目標,也不希望她為了我改變人生的方向。

而最近馬子(註二)就出了遠門 。她上飛機大概沒有八小時,朋友就傳訊息問我:Nana,妳想不想念她?我有點啼笑皆非。就那麼幾小時的時間就想念起來,那怎麼得了?更何況我本來就不是這種個性。第二天一大早,我剛睜眼,還在床上看著天花板發愣,朋友換成打電話來:Nana,還好嗎?妳如果一個人會寂寞的話,就來我們家住囉;突然少了個伴,會不習慣吧?因為知道這位朋友是認真的(雖然是個認真的誤會)我還是忍住笑回答了:好謝謝,但我真的沒事。

我其實很喜歡獨處。曾經有過工作時一天得講六、七小時話的經驗;那時下班以後最愛做的事就是買好晚餐,把車開到山坡頂上停下來,一個人靜靜的坐在車裡看夜景吃飯;有時開著音樂,但多數時候就只是安靜。心血來潮就開窗抽根煙,或是襯著萬家燈火打個盹再回家也很常有。

有朋友聽我說起過下班後的行程,覺得我很奇怪,有家不回,連飯也不坐進餐廳吃。但我自己知道,我就是需要那樣與人隔絕的獨處。

所以跟馬子同居以來,我偶爾就是會很想念徹底一個人的滋味,這是擁有再大限度的自由都改變不了的。其實女友飛走不久前,我還跟她說:要不是知道接下來幾星期我可以自己一個人,我都想要一個人去山裡或是海邊住幾天了。

大概,關心我的朋友認為無對話跟獨自是生命的毒藥,但其實沈默跟孤獨對我才是靈魂的解藥。而物理性的零距離,久了或許於感情有害,但心理上對彼此的認定,讓任何距離都是愛情可以呼吸和存活的距離。

當然,並不是不會想起女友,只是暫時還不會想念,即使我們已經幾天沒有真的說上話;因為心是相繫的,分隔是短暫的,馬子是會回來的,我總是比較想念難得的安靜跟獨處的(喂)

註一。這句話到底出自誰,有許多爭論,一字一字對的話,據信是張小嫻。但因為種種因素,我一直相信源本泰戈爾星月漂鳥集這段話:

The same lotus of our clime blooms here in the alien water with the same sweetness, under another name. In heart’s perspective the distance looms large.

註二。假使還有朋友疑惑為什麼稱自己女友為馬子的話,可以參考Sero這篇不要剪我的頭髮!

One Comment

  1. 可是我獨處久了想要有人陪 人就是這麼糾結~不過我同意心裡最乾枯的那一塊不一定需要灌溉 但也能活得下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