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有稿來Q】家暴。

投稿作者/Celos (閱讀投稿全文

——————————————————————————————————————————

引言/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文宣部主任呂欣潔

「不管你是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每一個人都值得一段健康的親密關係。」

這是同志諮詢熱線和現代婦女基金會共同編撰的《衣櫃中的傷痕──同志伴侶親密暴力自助手冊》時,封面我們特別所寫下的一段話,道盡了我們近四年來推廣同志親密暴力時想和社群朋友們說的話。

許多國內外研究都顯示,同志親密關係中的暴力比例,並不亞於異性戀的親密關係。不同的是,許多同志朋友,由於未出櫃的身分、缺少親人朋友的支持、或並不理解親密暴力的樣貌,因而無法離開暴力關係中。

而在我們的工作經驗中,亦有不少受暴的同志朋友,甚至因為同志身分,認為自己活該待在這樣的關係裡,或因為身邊親友的不理解,將這樣的親密暴力關係視為人生中唯一的浮木。

從小到大,我們成長在主流異性戀社會中,不只從未讓身為同志的我們,看見任何一種正向的親密關係,更從未談論過該怎麼樣建立一個安全與尊重彼此的健康親密關係。同志的親密關係,似乎永遠在秘密與黑暗中展開與結束,甚至無人知曉無人分享,寂寞與孤單即油然而生。而當你/妳以為找到了那個看似的永遠,自然不願放手,全心投入並緊緊抓住,也未曾有機會去想像,你/妳到底想要什麼樣的關係?

身為一個同志運動者、同志社群工作者,深深感謝本文作者願意將自己如此私密的生命故事和讀者分享,因為唯有分享,將這樣的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才能提醒每一個人,我們都值得擁有沒有傷害的親密關係。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與背景,關係中也當然會有衝突、摩擦與彼此無法理解的時候,但暴力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重要的是在關係中的每個人,是否能夠將這些誤解與挫折,轉化成讓兩個人成長的動能,將傷害一同撫平,並持續一同向前。

如果妳/你正處於這樣的親密關係暴力中,請盡速向現代婦女基金會或同志諮詢熱線求助。熱線與現代經過了四年的合作,已培訓了許多對同志議題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家暴專業社工人員可以協助妳/你,一同面對這樣的人生關卡。

如果妳/你認為自己在親密關係中,有傾向用情緒控制、行為暴力或自我傷害的方式表達情感的朋友,也歡迎妳/你來與我們談談,我們理解許多同志朋友在主流的異性戀社會下,有著許多的壓力與無奈,讓專業人員協助妳/你的關係並不丟臉,甚至是非常勇敢的行為,代表著妳/你希望給予另一半更美好的關係,也可以幫助妳/你面對自己的狀態。

相關資源

——————————————————————————————————————————

其實直到昨天我都認為我這輩子絕不會把這段經歷說出來的,但寫出來當作奇幻小說也好,當作心理諮商也好,當作借鏡也好,或許可以幫助到跟我同樣經歷的人。

我是個家暴的倖存者,而對我長期施暴的是我最親密的伴侶。

很抱歉我會刻意不去修飾文詞,不讓「家暴」這件事美化一點點,所以內文可能會讓人不舒服。因為我以前一直欺騙自己,總是想著事情其實沒有那麼糟,讓我深陷痛苦多年。但是實際上,家暴就是家暴,不是因為我沒有性命垂危就不嚴重。


我出生於一個充滿愛與尊重的家庭,受良好的教育,對世界和人生充滿感激和喜悅。但在跟她交往一年多之後,我開始有嚴重的憂鬱症,深信只有自殺是唯一的出口。很不可思議是嗎?一切是這樣開始的……

當時我剛念大一,學校的一切對我而言都是那麼地新鮮和美好,然後帶我的學長姐都是如此親切。很快速的,我與我那總是笑臉迎人的學姐越走越近,然後在我還不知道「同性戀」是甚麼意思的時候,我們逛街都會十指相扣,認為我們的所有想法只有對方才能了解。

「只有你懂我」,那時候她都會這樣說,「其他所有人都不懂」。

我們的甜蜜期沒有維持多久,很快地我們的爸媽都知道了我們的關係。不過我們彼此的父母都沒有甚麼多大的反應,只是面露不悅,然後沉默許久。然而我卻沒有想到出櫃對我而言最痛苦的不是我爸媽的反對,而是變成她對我施暴的藉口和手段。也正因為同志身份,我完全失去了跟任何人傾訴的可能。

她說,「我們要逃離這個地方,他們都不能了解我們的愛」。

Photo by Rebecca (CC 2.0)
Photo by Rebecca (CC 2.0)

於是我沒告知父母就休學,只帶著從小慢慢存起來的壓歲錢,跟著她離開我從小長大的城市。剛開始是幸福的,帶著冒險的心情,我們沿著省道一點一點南下,在每一個小小城鎮裡面尋找住處。但是隨著一天一天過去,我對父母的愧疚感就越深,我們越找不到比家更安心的地方,壓力就越大。

在一天晚上,我吵著要回打電話回家。她甚麼話都沒有說,就只是默默走過來狠狠打我一巴掌,然後轉身就走。人生中第一次被打巴掌,還來不及哭,我整個人就跌坐在地上,在沒有路燈的荒郊野嶺看著機車尾燈從轉角消失。

幾個小時之後,她騎車回來找我,還帶著我最愛吃的點心,哄著說,「貝貝,對不起,都是因為你太任性我才會生氣,我當時真的是氣壞了,再也不會這樣了。」看著她邊道歉邊捶打著自己,而且她一直以來都對我很呵護,也是我太任性,我當然馬上就原諒她了。

我當時以為是一次性的事情,結果竟然成了常態,打巴掌竟然只是讓我最不在意的懲罰了。(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我當時完全沒有看清,我根本就沒有做錯,我根本就沒有必要接受責罰。)

她會因為一些根本不重要的小事打我,例如︰肚子餓了我沒有想到要吃甚麼晚餐—扯著我的頭髮拖著走、要看電影可能會來不及—她拿著玻璃酒瓶丟我的頭、我在機車後座沒有抱緊—她在車水馬龍的大馬路中間叫我下車、我要出門買泡麵沒有事先問過可不可以—被繩索綁在床腳一整晚……。

可是我每一次每一次都還是會原諒她,因為不只是她會真摯的道歉,「貝貝,對不起,我只是太愛妳了」,也更因為她每一次都會說,「貝貝,你不會因為這樣就不要我了對嗎?全世界就只有妳懂我了」。

就是這一句魔咒似的承諾,我忍受她無情地責打,還要因為哭得太大聲被命令自己掐自己的喉嚨。

然後我開始覺得所有的痛覺都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泛著血的傷口都是可笑的。失去痛覺之後,我開始分不清到底是惡夢還是真實的生活,我開始覺得似乎活著與否好像都沒有甚麼差別。

就在我又再度割腕卻沒死的一天晚上,我決定跳樓一勞永逸好了。當我穿著睡衣光著腳走在窗稜邊準備往下跳的時候,我突然好害怕,怕到全身發抖衝回室內。我的怕死救了我一命。

從此之後我再也不想這樣活著,我開始把我每天發生的事情一點一點寫下來。剛開始甚麼都沒有辦法寫,只能抄抄文章,到後來在網路上寫了一些日記。我的朋友看到我的日記,逼問我發生了甚麼事,給了我勇氣把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說出來,讓我終於可以用客觀的角度去看我這過去三年的人生。讓我有能力離開那個把家暴當作日常生活的她,和把受虐合理化的自己。


這些事情已經過去十年了,之後的每一天我都覺得像是撿來的一樣,我一定要更積極更開朗去面對現在,以彌補我的過去。但是說實在話,我沒有一天忘記當初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我也沒有忘記我重新撿回勇氣離開她的那一刻。而沒有經歷那些恐怖的過去,我就不是現在的樣子。

最後,我想說的是,假如你也在這樣艱困的愛情當中,其實是沒有必要堅持的。我知道要不信任自己身邊最愛的人很困難,但是請相信,每一次的家暴都不是最後一次,要趁自己還有腳的時候快跑 (真的是字面上的意思)。

假如你的朋友在疑似家暴的狀況當中,請多與他們聊聊,也許你可以拯救他的生命和重新改變他的人生。

最後的最後,儘管我知道不可能,但我仍然希望我是最後一個受到家暴的人。

 

——————————————————————————————————————————

相關資源:

 《衣櫃中的傷痕──同志伴侶親密暴力自助手冊》下載點:現代婦女基金會網站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網站

 衣櫃裡的親密暴力-同志親密暴力宣導短片

 反性別暴力資源網-櫃中荊棘,同志親密暴力專區

 當同志朋友遭遇伴侶(包含前任伴侶)的暴力對待時,歡迎向現代婦女基金會、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尋求協助(可匿名求助):

➢ 現代婦女基金會士林家暴服務處
專線:(02)2831-2321轉103、136

➢ 現代婦女基金會台北家暴服務處
專線:(02)8914-7163

➢ 現代婦女基金會新竹家暴服務處
專線:(03)552-7061轉110

➢ 現代婦女基金會花蓮家暴服務處
專線:(03)822-5947

➢ 現代婦女基金會台中地檢署司法關懷保護服務站
專線/傳真:(04)2229-5166

➢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諮詢電話:(02)2392-1970、(07)281-1823(服務時間:週一四五六日,19:00~22:00)

特別感謝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呂欣潔主任撰寫引言與提供相關資源。

One Comment

  1. 謝謝Celos說出來。
    謝謝Celos重新檢視了自己的變化。
    謝謝Celos把那句魔咒寫出來。

    行為永遠勝於文字,身體不會說謊。
    請大家忠於你的身體、你的本能告訴你的訊息,
    「他很危險」「他的眼神很兇」「他的音量太大了」
    「我想逃走」「我很難過」「我在發抖」「我想吐」
    請聽聽你的身體對你說什麼,然後,保護它,保護你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同時擁有愛與尊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