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運, 生活, 社會

同性戀的未來

最後一次看見她,是我們站在台北捷運龍山寺站前面要道別的時候。

我不記得那天的晚餐吃什麼了,但記得那些被高高掛起來,一排又一排的紙燈籠,在被多數年輕人遺忘的黑暗城市角落裡透出黃色的光,紅色的字寫著「平安」,或是「如意」。

龍山寺。圖片來源:Xuite用戶 tostiven。
龍山寺。圖片來源:Xuite用戶 tostiven。

就像對大多數的女孩一樣,即使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同班了,經過這麼多年,我還是不明白她語氣裡的一個停頓或是一個音調拔尖的代名詞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不過人說女大十八變,更何況早在我們都變成十八歲之前,在這個島嶼上和死亡與繳稅一樣難以逃避的升學制度,就已經迫使我們的日常生活如同兩個各自向外膨脹擴張的銀河系,彼此漸行漸遠了。

如果不是因為在朋友去同志遊行的相簿裡看到她,我還真想不到什麼話題可以讓我特地將滑鼠游標停在她的 MSN 帳號上,連按兩下。

雖然約出來見面,也是在那之後又過了幾個月的事情了。

「所以妳那時候就知道我跟那個誰誰誰在一起了嗎?」

「大概知道。」我依稀記得每次我和女朋友在教室門口說再見,一回頭她總是不給我好臉色看。

「那妳跟妳女朋友勒?」既然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我就毫不客氣地八卦了起來。

「分啦。」

「阿?為什麼?」

「⋯⋯因為同性戀沒有未來。」

阿???沒有未來?!?!但是⋯⋯但是老師不是告訴我們,時間跟光一樣都是直線前進的嗎?我(身為一個同性戀),「沒有未來」的意思是說,我可能在某個未知的下一秒會突然被一顆小石頭絆倒,然後就這樣掉入多維空間的夾縫之中,人生像是被某個一邊工作一邊打瞌睡的剪接師不小心手滑而剪錯位置一樣,從此就消失在這個平行宇宙裡了嗎?!(下略五百字)

在用六十倍速迅速跑完五分鐘的腦內小劇場之後,我充滿疑惑地問她:

「什麼叫做⋯⋯『沒有未來』?」

她轉頭白了我一眼:「『沒有未來』就是『沒有未來』阿。」

「⋯⋯。」留下瞠目結舌的我,她甩頭繼續往前快步走去,我也只能收起我的滿腹疑問,快馬加鞭跟上去。

後來我們揮手、道別,至今我再也沒有見過她一面了。 而「同性戀沒有未來」,這句聽起來似乎完全不符合物理學定律卻又好像理所當然的結論,就像白晶晶留在至尊寶心裡的那滴眼淚一樣,一直留在我心中,經歷人事更迭,悲歡離合,又隨著我漂洋過海,來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時間並沒有如我所擔心的在某一天就無預警地突然停了下來,宇宙沒有停止膨脹。時間它跟光一樣一直走一直走,而日曆也一張一張掉呀掉的,掉到了地球曆 2013 年 6 月 26 日。

 

2013 年 6 月 26 日美國東岸時間的下午 3 點 35 分,我一邊走向明亮的大落地窗,一邊分別脫下兩手的實驗手套,走到電腦前坐下,點開了 Google News,搜尋 “DOMA”。實驗室裡的其他人都在專注地忙著自己的事情,我看著電腦螢幕想大叫但最後只笑著關上了視窗,再次起身,走進顯微鏡室。路上我知道自己正試圖保持冷靜,但同時也知道我現在的意志力完全無法用來收起我臉上的笑容,我看到 Luke 走進房間,我對他說:

「你知道嗎?」

「嗯?」Luke 一臉困惑。

「美國從今天起,某方面成了一個承認同志婚姻的國家。」

Luke 笑了。「我知道,我剛剛看到新聞了。這真的是很棒的消息。」

 

DOMA 失效的那天,我想起了她:妳現在在作什麼呢?還是一直和男生在一起嗎?是不是從此不再和別人提起妳也會喜歡女生的事情了呢?妳等會兒會從早餐店的電視上,或是會從捷運的報紙上看見這則新聞嗎?妳看到的時候會驚訝嗎?會跟我一樣感到開心嗎?

妳看呀,這不就是我們當年所說的「未來」了嗎?

記得大學的時候一群朋友總愛在酒吧裡討論,到底美國跟臺灣誰會先成為承認同志婚姻的國家呢?我總說我認為臺灣還是比較有機會的,美國的宗教信仰實在是太保守了。每次的討論最後總是無疾而終,到底未來會怎麼樣呢,誰也不能確定。後來那群朋友裡,有人像我一樣為了夢想不得不來到了美國,有人還在努力和家裡出櫃,有人突然就沒了消息,後來才輾轉聽朋友說,她和她分手,和一個男生結婚了。

當時我根本不覺得在我有生之年,會有看到美國在國家層級上承認合法同志婚姻的一天。不過那群朋友裡,後來有人毅然決然地投入了「伴侶盟」的工作,為了讓臺灣能成為亞洲第一個讓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而努力著。

 

忘了是在哪一部電影或是戲劇裡面看到,女主角走在河堤邊,背對著陽光說著:

「未來、未來。就是還沒有來。」

 

DOMA 失效過後幾個月的某天早上,我在鏡子和電腦螢幕前來回走來走去,為了練習將「駟馬車結」打好,因為我看到:「四種最常用的打領帶方法中,駟馬車結是最容易學會的,它是一個最適合窄衣領襯衫的小領帶結,並適合大多數場合。」

雖然脖子上突然掛了一條布的感覺有點怪怪的,不過我還是慎重的穿上襯衫,打著領帶開著車,在早上 10 點抵達了波士頓的市政府門口,進去前先順便在門口的 Dunkin’ Donuts 點了兩杯拿鐵,結賬的小姐看我穿得一身正式,臉上還一下緊張一下又興奮的,就開口問我是從哪裡來的。

我說我開車開了幾個小時過來的。因為我的朋友等一下上午 11 點就要在市政府裡公證結婚。這兩杯咖啡就是幫他們買的。

小姐驚訝地說:「真的嗎!太好了!恭喜!」

我說是啊,我也好為他們兩個開心。

我沒有跟那位小姐說他們因為所在的州不承認同志婚姻,所以他們也是特地搭了好幾個小時的飛機來波士頓辦理結婚手續的。只為了能夠幫另外一半申請眷屬才能申請的入境簽證。

我的異性戀友人們聽到之後都異口同聲地說:「這實在是太荒謬(ridiculous)了。」

 

是啊,我也不懂,到底為什麼在這個星球上我們得要特別跑到某個地方,我們的相愛才是合法的呢?我知道這樣的未來還是不夠美好,不是妳那時心裡所想的未來,但是那天當我拿著相機,從那個 2.3 吋的液晶螢幕裡,看著愛情長跑十年的一對戀人在一個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面前,對彼此唸出他們的結婚誓言:「此生無論病痛、不論貧富,我都願陪伴在你身旁,直至死亡將我們分離。」其實此情若深又何需隻字片語,我卻仍慶幸我們能生在這個時代。

然後我發現當時妳所謂的未來,並沒有因為我或是她或是他依舊是一個同性戀而消失,未來,它一直都在。

妳當時所謂的「未來」,其實就是我所生活的「現在」。

 

而現在的我,也可能就是現在某個人正在尋找的未來。

今年過年後的某天,明明知道年齡層差了一截,我還是去了聽說現在台北市最熱門的女同志酒吧,美其名說是社會觀察,心裡多多少少也是想裝點年輕,找回一點往日的把妹雄風踢吧情懷。友人遲到,我便獨自一人站在酒吧門口,被周遭青春無敵的喧嘩壓著有點喘不過氣,站也不是坐也不是,但是我卻發現,這一代的年輕女同志比起我們當時走到酒吧門口的躲躲藏藏扭扭捏捏,臉上似乎多了那麼一些 fearless ,無所畏懼的表情。

而我喜歡他們這樣的表情。

十年後,這些小拉子們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也許十年後,還是有些人會離鄉背井,有些人則是投入社運,也有些人會走入異性戀婚姻。而現在他們之中,還有多少人心中會認為「同性戀沒有未來」呢?

如果愛因斯坦和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時間簡史》一書的作者)兩個人說的沒錯的話,只要我們堅持和時間肩並肩一直走下去,就能夠走向我們自己的未來,那麼現在走在這些小拉子前面的我,想要幫她們開路。我想幫她們走出一個 queer or not,都能夠被這個社會體制接納的世界,我想要看著這些 fearless 的表情跟著他們長大,一起到老。

 

當拉那・華卓斯基(Lana Wachowski,《駭客任務》三部曲和《V怪客》的導演之一)在 2012 年領取 HRC (The Human Right Campaign,美國人權運動組織)的公眾曝光獎(Visibility Award)的時候,她在這段既幽默又感人的致詞末節說了這段話:

「我今天會站在這裡(在鎂光燈下勇於公開自己的性別轉換)是因為(我八年級的導師)漢德森先生告訴我,這世界上有些事情我們是為了自己作的,但有些事情我們是為了別人而作。我今天會站在這裡是因為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極度想要當個作家、當個製片人,但我卻無法在當時(作家或是製片人)的世界裡找到和我類似的人,那讓我感覺好像我的夢想,因為我的性別認同和大多數人認定的不一樣,而提早被宣告結束了一樣。

而如果今日此時,我能夠成為某個人正在尋找的那個人,那麼也許我個人公民隱私權的犧牲,是值得的。」

(I am here because Mr. Henderson taught me that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for ourselves, but there are some things we do for others.  I am here because when I was young, I wanted very badly to be a writer, I wanted to be a filmmaker, but I couldn’t find anyone like me in the world and it felt like my dreams were foreclosed simply because of my gender was less typical than others.

If I can be that person for someone else, the sacrifice of my private civic life may have value.)

(致詞全文可在此查看

enhanced-buzz-20210-1351100442-1

之前當Q作「寫給自己」的活動的時候,我一直不知道該給十年後的自己寫些什麼,但現在也許我可以先這樣開頭:

「親愛的未來的我,其實我並不需要知道你現在是什麼樣子,因為我想通了,現在的我就是未來的你,因為只要我們都好好活著,無論什麼時刻,無論是什麼樣的未來,只要我們都還在往自己夢想前進的道路上,我們就都是自己的未來。」

And the best is always yet to come.

 

 

3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