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育史上,女性運動員在運動賽事的身影,無疑是一種自我和他者(凝視)的身體詮釋。其中部分運動,則可以更進一步解釋成是被父權體制凝視的身體詮釋──優雅、美麗、與線條,可能是絕大部分的人講到女性運動員(諸如芭蕾、花式溜冰或是游泳、體操……等等)的用詞。
在中國的體育史上,女子體育,在近代也象徵著國家體系把強國保種,強健體魄捍衛國家概念加諸在女體身上。然而,我們先撇開政治、凝視等這些繁雜拗口的理論和標籤,取而代之的是加了點強悍、性少數、中性、陽剛但長得很正、種族甚至是衝撞,我想這就是紀錄片《撞上去狂飆女》展現自我的精神宗旨。(好,筆者先認了種族的部分有點誇大,其實我是要強調加上一些明明存在但常人卻會忽視的現實,或所謂被我們邊緣的議題)。
《撞上去狂飆女》,講述加拿大由一群女生組成的競速滑冰隊的故事,她們企盼超越當前女子競速滑冰的第一名──歌德女孩。同時,也試圖在比賽隊服、管理的方式,走出一條新的路——獨具風格,和更能解決當前運動賽事上隊伍經營管理常遇到的缺陷和不公。
不同於一般人或是學術研究上的女體,影片中這些在競速場衝撞的女身和扮裝主持人,正是人用盡渾身解數的展現自己,試圖顛覆反思多數人對身體展演的期望和想像。這部片不僅是單一的他者凝視的第三視角,也是讓主角們透過自己的訪談、競賽場上的身影的呈現,讓自己展現出自己想要展現的樣貌。同時,也無疑讓這樣詮釋和適應的過程成了一種掌握身體詮釋自主權的女權運動。
一個女生視覺上龐克、搖滾的造型其實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反叛;而主要打理照顧這個競速團體的人,其實是在每場比賽引言喜歡穿著與自己生理性別相異的一個主持人,對於一些對於女性運動有相當刻板印象的人而言,除了視覺,可能就要開始瞠目結舌了!
這個競速團體的由上至下的除了展現多元性別,其實管理和運作模式,也一直在跟贊助商相互角力著。這樣的角力,除了是保有這個隊伍最初反叛和重視的價值精神的防線拿捏,抑是捍衛自身女體競速運動的詮釋權。無論是最初的街頭運動或是變成要被嚴肅以待正式運動競賽,她們自身歷經了跟自己從小接受的不一樣的運動觀念(女子不能具有攻擊性),也持續去詮釋和適應這樣的概念。而這樣的概念,回歸到初衷,就是如何當個原始自在的自己。
而那些會讓人感到好奇的運動員的私下生活呢?其實在片中也是緊扣著球隊的發展便被輕描淡寫地敘述出來。而這些輕描淡寫,也在在顯示了運動競技場上的反骨是種體制的衝撞,但日常的他們其實也跟普羅大眾的多數人無異,會經歷人生都會(或可能會)經歷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