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作者/朵秋龐
親愛的,你們可能會是我最親愛的長輩或朋友,所以我願意寫這封信給你們。
親愛的,我們都有權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即便是受傷或失落的情緒都值得被聆聽;但我們都無權用自己的情緒綁架別人的幸福,無權以自己的失落為由要求別人放棄他的權利、要求別人受委屈。我的家庭是充滿愛而穩定的,然而在成長歲月裡,當社會討論著「孩子出櫃會讓父母傷心」時,年幼的我為了不讓自己的父母傷心,而選擇拒絕接受自己真實的感受,在拒絕去感受愛、以為自己沒有資格愛的同時,我長成一個壓抑愛、拒絕愛,忘了如何愛而殘缺的人。多年後,我才開始心疼當年那個孩子的傻,心疼她為了不讓別人感到難過而委屈了自己。

親愛的,我們是能夠互相理解的。當你們表達出受傷或失落的情緒,當你們無法想像或接受同性能互相吸引的事情,撇開被否定的情緒,同志們其實能夠理解你們的心情,因為在他們的生命中,必須默默地練習千百回 —— 去接受自己深愛的人性向和自己不同,學著去尊重並祝褔。
作為少數,這是同志們的必修課,在及格以前,想必不知被當了多少回;而作為多數的異性戀者,你們對於這門很難的課可能從選修課變成必修重課,所表現出的害怕與不安是值得被理解的,然而當同志們能夠勇敢地一修再修,相信你們並沒有比同志們脆弱,若是因為才剛開始練習而不知所措沒關係,這門課就讓我們相互陪伴著修吧!
親愛的,我能同理你們的失落或不安,但我不再是當年那個善良的傻孩子。我們不該因為有同理別人的能力,而妥協、放棄自己的權利,委屈自己。
相互理解、接納的確需要時間,溝通的練習可以慢慢來。但是,如果一個族群希望另一個族群儘管付出,卻不認為他們的權益需要受到一樣的保障,用類似殖民的心態對待他者,我們怎能容許如此的現狀被維持? 當這個社會在要求同志族群依照一樣的法律盡義務的同時,就應當依照一樣的法律保障同志族群的權利。否則,這個社會沒有資格要求同志族群的付出。然而,同志們還在,是因為愛而選擇留下,所以請在同志們痛得選擇離開以前,還予應有的保障,謝謝!

作者自介: 每個生命的不同都是這個世界的禮物。而我正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