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發表了《台獨與人權》之後,想當然爾應該是惹毛了不少人——無論是支持民進黨的,或是不支持民進黨的(那不就相當於是全世界的人了嗎XD);同時又或許讓人回想起曾蔚為一時風潮(?)的「這樣的台獨我不要」作文比賽/造樣照句運動。
秉持著繼續為廣大的台灣鄉民和網民製造同仇敵愾的八卦話題好在臉書粉絲頁增加人氣,同時創造一點更加厭世的理由好讓我們的憂國憂民都更加迷人而無法自拔,敝人決定斗膽延續上次的話題,順便在此澄清:
在下認為所謂怎樣的台獨我不要之類的話,根本就是個假議題!
首先,讓台灣成為一個不僅是實質上,也是名義上獨立的國家,這不重要嗎?當然重要。但支持台獨的同時就沒辦法支持性別平權嗎?讓台灣能夠成為一個強壯健康的國家跟讓台灣成為一個人人平等自由、免受歧視的國家難道是互斥的兩個選項嗎?你每次期中考的時候難道都只準備一科嗎?你吃蚵仔煎的時候難道會先把蛋煎都先吃乾淨才吃蚵仔嗎?
就算你覺得你沒辦法一心多用:「對,我期中考就是只能準備一科。」或是我吃蚵仔煎的時候就是會先把蛋煎都先吃乾淨才吃蚵仔(但是蚵仔煎不是這樣吃的啊啊啊啊啊啊)那也沒關係,就讓可以一心多用的人來一心多用就好了。
啊,我差點忘了,如果你覺得男生跟女生就是不一樣的話,那麼你應該也已經發現有不少研究指出女人比男人更會一心二用,自認為符合傳統男性定義的朋友們現在可以退場了。沒有人在阻止任何人支持台獨,只是有些台灣人在阻止某些台灣人歧視其他台灣人而已。可能其實每個人現在肚子都很餓,只是有的人可以一邊忍著肚子餓一邊在廚房作菜一邊安撫正在哭鬧的小孩,有的人只會坐在客廳沙發上一邊看電視一邊喊著肚子餓而已。
在這裡我想要把話鋒稍微先轉個方向,在這一波的同性婚姻合法以及釋憲新聞之中,有一種人覺得同性婚姻不應該合法化的原因竟然是「要拚經濟」:
事實上這又是落入了「二選一的陷阱」啊!讓我們來有請台北市長柯P 幫我們翻開這張覆蓋的陷阱卡!

支持人權跟發展經濟,只能擇一嗎?事實上即使是最冷酷無情的經濟學家也逐漸地了解到,原來人權才是經濟發展的基石。
就拿世界銀行(World Bank)來說,這個聯合國旗下讓人又愛又恨的國際組織,其標語雖然為「為一個沒有貧困的世界而努力」(Working for a World Free of Poverty),組織決策由世界上最優秀的經濟學家所主導,但過去十幾年來,由於過度技術官僚主義而忽視應在政策面上同時考量人權,不旦沒有解決發展中國家的貧窮問題,反而造成了越來越多的經濟難民(製造「難民」的世界銀行)。就連曾在世界銀行任職 16 年的經濟學家 William Easterly 後來也出了一本書叫《威權政治》,警告大家如果只一昧追求經濟發展而忽視人權,只會造成失敗的後果:
The technocratic illusion is that poverty results from a shortage of expertise, whereas poverty is really about a shortage of right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poor (and the absence of technical solutions for those problems) are a symptom of poverty, not a cause of poverty. This book argues that the cause of poverty is the absence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ghts, the absence of a fre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ystem that would find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to the poor’s problems.
香港中文大學陳偉豪教授在明報上對這本書有很棒的導讀:
貧窮國家之所以窮,真正的原因是它缺乏了人人平等的權利和民主,來鼓勵努力和創新。⋯⋯國際上及歷史裏,一個可靠及有效的經濟發展方式,反而是建立一個確保人人平等、享有同樣政治和經濟權利和自由的民主制度。貧窮國家的所謂貧窮,並非只因欠缺資源、資金和技術等表面而又實質可見的東西,這只是貧窮的表徵(symptoms),而非貧窮的根源(cause)。
這樣的看法也跟另兩位經濟學巨擘 Daron Acemoglu 和 James A. Robinson 在《為什麼國家會失敗》裡提出的看法不謀而合:
“Traditionally economics has ignored politics, but understanding politics is crucial for explaining world inequality.”
《為什麼國家會失敗》這本書綜合了古往今來經濟發展成功與失敗的國家經驗,歸結出唯有當政府決心採用「廣納型」的經濟體系,社會才能不停地產生破壞式創新,這樣的創新會帶來經濟的突破和繁榮,而「創新」,不就是蔡政府也同意的,創造下一個台灣經濟奇蹟的重要關鍵?(國家發展委員會新聞稿:為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政府正積極推動「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及「國防」等產業創新,作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
那麼,何謂「廣納型」的經濟呢?書中特別強調民主社會的重要性,而這個民主社會還不是大家投投票選選總統或是民意代表就算了,因為淺薄的民主若未能隔絕貪腐,就有倒退到壓榨式經濟結構的危機,而唯有能鼓吹言論自由(比如說四叉貓參與遊行的權利)、保障個人財產權(比如說同性伴侶的繼承權),並且鼓勵多元化的思想(比如說多元成家)的社會才能夠累積足夠的能量跟變化來推動人民的創新,因為畢竟「創新」不就是來自於思想之間的激盪,而能夠產生這些新思想的,不就是正坐在電腦螢幕前面的這樣千千萬萬個我們嗎!?
而在一個未能保障人權的國家,人才流失也只是跟蘋果熟了會從樹上掉下來一樣,剛好而已,畢竟台灣薪水就已經這麼低了,人家身為一個人才,決定把包袱背起,只是想要去一個把人當人看的國家成家立業,有這麼難理解嗎?
而根據聯合國的研究報告,世界上忽視 LGBTQ 權利的國家同時也正承受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損失(”The real cost of LGBT discrimination“):每一個選擇離開自己國家,尋求更好的生活的 LGBTQ ,對國家來說都是一個人力的流失,更是一個能夠創造經濟生產力機會的損失。世界銀行(對,就是那個一向覺得人權跟經濟發展沒有關係的世界銀行)更是認為印度對同志族群的歧視對該國造成了估計約三百二十億美元的損失。
三百二十億美元,夠我們建國買超大杯子了嗎?
回到主題,台獨、人權與經濟,難道真的彼此水火不容嗎?沒有人權與經濟的台獨,很有可能成為一個失敗的國家,落得被鄰國併吞或是被操弄的下場;沒有台獨與人權的經濟就像現在的台灣,憑著過往威權時代留下來的一時榮光,難以為繼;而沒有台獨與經濟的人權,也不能稱為是完整的人權。我知道,身為台灣人是多麼的不容易,我真的知道,然而我們其實別無選擇,也責無旁貸。
我知道你一定現在心裡在想「說得簡單,你倒是作給我看啊!」沒有錯,在部落格或是臉書粉絲頁上每天跟同溫層同樂無法改變什麼,以及像我在這裡熬夜嘴嘴炮,其實也都不能改變什麼,不能真的建國、不能真的拚經濟、也沒辦法為同志爭取平權,但我們總是可以從身邊的一些小事開始作起,每個星期花一天拚經濟、一天拼建國、一天拼人權,剩下還有四天可以拿來看宅宅新聞或是玩陰陽師啊!比如說你和我可以這樣作:
- 拚經濟:找一份你喜歡的工作,用心地把他作到最好。(像是插花男孩吳尚洋)
- 拼建國:每個星期挑一天,學習如何建立一個國家(只需要完成這 12 個步驟:How to Start Your Own Country: 12 Steps with Pictures)(我本人還私心推薦村上龍的《希望之國》)
- 拼人權:參加今年 8/5 的同志諮詢熱線晚會。如果不克參加也沒關係,可以每個月捐一杯珍奶的錢給熱線。
是不是覺得其實好像同時拚經濟、拼建國跟拼人權其實沒有那麼難了呢?就像 Juggling,只要用對方法勤加練習,成為一個成功的 Juggler 絕對不是夢!
以下也開放讀者提供你的同時拚經濟、拼建國、拼人權的小秘訣喔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