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牆(Stonewall Riot,1969年)的衝突抗爭讓美國同志認知到若不團結,暴力和歧視永遠沒有消除的一天,於是美國各大城市動員,著手成立許多以解放同志為目標的同志社運團體,這些地方團體利用辦報紙雜誌的手段宣傳同志享有尊嚴和表達自我的自由,另外也用社運團體的名義向行政機關和政治人物施壓,要求政府和行政單位對同志議題表態,強調政治人物必須在媒體面前公開承認同志享有和異性戀相同的人權。
石牆暴動讓身為性少數的同志們覺醒,從原本對自己有別於對他人的性向和性別取向的不同,而心生的羞恥感和罪惡感轉為凝聚力,決定不再受到社會上對同志人身安全的暴力威脅與壓迫,紛紛走出櫃子走上街頭,吹響了同運史上革命號角的第一號。因為石牆,同志(Gay)的標籤不再是只是單一化的一個卑劣低賤的自我認同,它也可以是驕傲的、公開的、有力量的。
由於石牆暴動(Stonewall Riot)的爆發點在一九六九年的六月二十八號,在暴動的隔年為了紀念石牆暴動的犧牲,紐約、芝加哥、洛杉磯分別在同一個週末舉行歷史上首次的同志遊行,讓社會看見同志,進而爭取同志族群的權益、抗議對執法暴力的不滿。這類似的紀念活動在後年吸引了更多的美國城市加入同志驕傲遊行(Gay Pride Parade)的傳統起緣於紀念石牆,雖然石牆暴動的一九六九年沒有正式的遊行活動,有許多人將當年石牆暴動時同志走上街頭抗議的舉動視為第一次的同志遊行,有著「第一次的驕傲遊行是一場抗爭(The first gay pride is a riot.)」這樣的說法。
在近五十年之後的今日,同志驕傲遊行的慶祝活動蔓延到全球,絕大部份的城市和國家都將六月訂為同志驕傲月,並且選擇在六月的某一個週末舉行遊行慶祝與示威抗議,而落實同志平權概念。對同志友善的國家,更有政治領袖或者精神領袖公開向同志社群祝賀的傳統,表達對於國家對同志人權的重視和保證。

加拿大的總理自上任以後已經連續兩年以國家領袖的身分,全家大小親自參與同志遊行,走在遊行隊與的最前面,這樣的國家領袖怎麼不讓國人幸福感大增啊,每看一次就融化一次。再次向我國總統蔡英文喊話,「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這段影片、這個政策曾逼出了我的眼淚,總統不能凌駕法治,但在最後婚姻平權的關鍵時刻,請記得你對同志族群的承諾,政策請說到做到。

最近幾年的美國社會風氣對同志友善,除了川普完全不意外地沒有任何表示之外,每一年的驕傲月都有總統發表演說,歐巴馬在位的八年更是通過全國同性婚姻合法化和跨性別保護條款,也頒給了艾倫(Ellen DeGeneres)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讚揚她的出櫃是勇敢的最佳代表。
當然美國國內類護家盟的反同組織也一直有在運作,常常會在挺同的場所和他們碰頭,他們通常都高舉「你會下地獄」、「耶穌爲你而死」的標語,希望同志朋友們回頭是岸。挺同的現場通常會有人自發式地拉起布幕阻擋這些恐同的標語,或者用音樂和舞蹈遮蔽恐同的言語,簡單來說就是用愛包圍,比台灣恐同團體手拉手限制人身自由來的和平許多。
大多數的挺同民眾都不會主動與反同團體有所交流,而是採取「取消舞台觀眾」策略,不願多給恐同任何機會表演:你越要我看你標語,我就越不看的消極抵抗。恐同和挺同人士同時出現的場合,大多都還算和平,連掃興都稱不上。
挺同的一般民眾、恐同的抗議民眾、政治人物、變裝皇后、電子花車、和創意標語,台灣同志大遊行和美國的遊行的基本元素大抵相同,最大的差別就在於美國同志驕傲遊行有著極大量的企業贊助和工商業配。公司行號的遊行花車大概佔遊行隊伍的八成,滿滿的宣傳單、遊行小物抓準了驕傲遊行的商機、旅遊業打同志度假、保險業打醫療保險等。如果你願意站在演唱會第一排,一天下來你手上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小樣品和宣傳扇子,從印有Groupon包裝的保險套、穩潔的乾洗手、Bai新出的果汁汽水,到Facebook送你的太陽眼鏡,隨便你拿。
這樣商業化的後遺症就是遊行後的滿地垃圾,每年當遊行最後一個隊伍走過,幾分鐘後就可以看見由警察負責開道的清潔人員沿路掃街,我都稱工作中的清潔人員才是同志遊行最後一個重點。
同志遊行商業化的多寡直接反映了各國對性少數和性別友善的風向。六月是同志重點月,商家在廣告和行銷都會出現特別針對同志觀眾以彩虹為主的設計。在Google網站搜尋與同志相關的關鍵字詞,搜尋結果畫面會出現彩虹花邊;youtube網頁在左上角的商標後掛上彩虹旗,昨天晚上也照例在官方頻道發表了今年同志主題專屬的回顧,剪輯了一年來同志相關的重要影片#proudtobe (#感到驕傲),兩分鐘的影片中串聯了同運、私人影片、個人評論。台灣婚姻平權遊行的畫面也被剪在這隻影片當中,大家當彩蛋來找找吧,如果有需要的話,記得開中文或英文字幕。
美國商家將支持同運視為企業形象和員工福利的基本項目已經行之多年,台灣也有大型企業開始公開支持同志平權與同志員工。如五月底同婚釋憲,漢神百貨網路購物在臉書專頁上,就利用同婚的話題推出了#是餡(#釋憲)的支持廣告,宣傳手工塔的內餡實在保證消費者的餡(憲)是看得到的,內容設計在文案的右下角簡單掛上了彩虹標籤。該廣告文字創意效益極高,令人印象深刻。

高度化的商業參與也讓同志遊行不再只是同志圈裡的慶祝活動,而轉為是一場嘉年華會的工商大拜拜,這和同志驕傲遊行起先反骨、非主流的意識漸行漸遠,有不少比例運動路線比較激進的同運份子,對同志遊行嘉年華話持反對意見,對越來越單一化、商業化的同志遊行進行杯葛,尤其是在#blacklives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平權運動的推波助瀾之下,跨性別團體、非白人同志團體利用阻斷遊行隊伍的抗議方式對跨性別的歧視、暴力或者警察對非白人的執法過當等尚未解決的議題發聲,或者同時進行反同志遊行的抗議集會,要求不得有身穿制服的警察參與遊行,這樣的訴求就讓今年多倫多的同志遊行投票決定永久取消制服警察的遊行隊伍,想當然爾警察同志們和對同志友善的警察對此決定感到不滿,打算明年繼續抗議。
同志驕傲月和同志遊行是同志圈前輩們的犧牲、壓迫和革命才換來的今日的歡樂,我樂見各大公司行號用金錢和實際行動支持同志運動,也願意在台灣同志遊行商業化的到來。只有同志議題成為主流議題的那天,遊行隊伍社會團體和商業團體參半的那天,社會不再將同志的「存在感」和基本人權加以否定的世代,同志們的權利和權益保障才會變成文化中不可動搖的主流價值和資產,社會也可以釋出更多空間和資源去爭取同志群中那些非主流、邊緣化的問題。
那天,請不要像美國人一樣留下滿地的文宣和垃圾,也不要忘記台灣同運能夠走到這個風景,是多少人用生命、汗水、與眼淚換來你一天的慶祝和歡樂。那時候要慶祝得更誇張、歡樂得瘋狂,然後對同志圈裡反同志遊行的「異議份子」多給一些舞台空間,他們都是未來的同志主流。
延伸閱讀:彩虹經濟:消費、文化、認同的再探索
【謝謝你讀到這裡,我們想請你花一點時間,了解「媒體小農計畫」:這是一個讓讀者可以直接小額灌溉心目中優質內容的平台,queerology 也是媒體小農計畫的一份子,歡迎透過網誌頁面右上角的小草按鈕,或是直接點擊這個連結,灌溉我們的內容。詳情請見: 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
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