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台灣同婚釋憲的歡喜裡,美國的朋友卻在為離婚而煩惱著。
五月底台灣司法院宣告婚姻權利無分性向,相愛的人們在兩年後就可以依法成家,成為法定婚姻制度下的合法伴侶;釋憲之後就算單身也被婚姻關係閃呀閃地搞得心中小鹿亂撞,圈內的非單身人士那就更不用說了,穩定的情侶被異性戀朋友挖坑,然後同志朋友搶著堆土,推銷這一張所謂直達愛情終點的單程票;臉書上恭喜聲不斷,同運界情緒高昂,好像台灣同志可以結婚之後,生活一切風和日麗,藥到病除、病痛全消。
五月的我是很興奮的,半夜熬夜看記者會轉播時也留下激動的眼淚,打從心底為政府的決定感到欣慰,台灣終於在平權的路上跨出了正確的步伐,用法律的約束力直接保障同性伴侶的基本人權,同志和異性戀一樣享有法制上婚姻自由,釋憲勝利多少將幫助同性伴侶,不再長年在家庭和社會制度下蹉跎並且犧牲,對我們來說這遲來的正義值得慶祝,而且值得大肆地慶祝。
然而這個五月也是我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開始打婚姻官司的起點,一對相戀了近二十年的女同志,在我們朋友圈中稱得上是模範伴侶。認識她們近十年了,每個朋友們身邊的戀人都換過至少兩輪,就她們倆個相安無事,可以說是居家樂業、安分守己的傳統家庭代表,就是護家盟打臉都打不到的「理想典型」。
凱莉和潔西是大學社團的學姊妹,當初社團迎新就看對眼,但是礙於當時社會風氣保守,大多數同志還沒打算出櫃,兩個人只好每天藉練習樂器的藉口,約對方在社辦見面,她們學生時代的愛情就在那個小房間裡一發不可收拾,去年我陪凱莉回她大學系上演講,她還特地繞去看那個讓她慾火焚身的樂儀隊社辦。那時我還開玩笑地說,你幹嘛特地帶我來看你大學時代的情趣旅館。我們倆喝著從學校旁邊買來的誇張巧克力奶昔,然後大笑了一場。
當年的潔西其實很不想要單一伴侶的戀愛關係,開放式或多重伴侶才是她親密關係的理想型,但是凱莉只想要跟一個人談戀愛,所以她倆協商之後決定以一對一的親密關係走下去,這一場感情一談就是二十年,兩個人離開大學搬到了大城市工作,互相支持對方完成研究所的學業,找到適合養家的工作,穩定的感情被雙方家人所接納,然後美國修法那年正式成為法律上的伴侶。他們兩個的愛情是那種你完全可以想像的很主流的愛情故事,戀愛、買房、結婚、養狗、領養小孩,感覺一家三口外加一條狗的未來大致底定。潔西和凱莉都大我十歲,當我在戀愛中受挫的時候,我總會理想化她們倆的伴侶關係,希望十年後我不但可以找到我的長期伴侶,我們倆也可以和他們一樣穩定生活。
2016是她們倆交往的第二十年,去年凱莉開始出現躁鬱症的病狀,剛開始只是過度焦慮,無法完成工作進度,在吃藥伴隨心理治療後有控制住病情,但是幾個月後隨著工作壓力的增加,凱莉的躁期發作,除了重新開藥和加強心理治療的次數之外,凱莉也開始使用大麻和酒精來舒緩壓力,這對家裡經濟開銷開始造成不小的負擔。
最近幾次潔西打電話給我,談的都是開銷和她妻子的病情。今年三月的晚上十點,我在家裡正準備打開netflix的同時,潔西打電話來。我應聲後只聽到她用假裝堅強但是忍不住的哭腔,請我可不可以立刻到她家一趟。我急忙拿著鑰匙就出門,一路上潔西邊哭邊說凱莉和她剛剛大吵了一架,激動地連鞋子都沒有穿就赤腳離家出走,什麼也沒有帶。
透過那通電話我才知道凱莉這一整年下來躁鬱症的病情時好時壞,而且開始為了隱瞞她躁期的行為而開始大量說謊,潔西想出門追她但是不能把家中正在熟睡的兒子一個人丟下,所以希望我可以幫忙照顧她們兩歲大的小孩。那天晚上意外的暖,平常三月的芝加哥還在下雪,我急著出門時所以只穿了件薄外套,但卻不覺得冷,心裡只想著這樣黑的晚上,潔西要找到凱莉機率大概是微乎其微。
我那天走進她們理想的家,廚房裡有摔碎的碗盤、餐廳的吊燈被扯下來了一半、客廳地毯上充滿了食物殘渣,整個屋子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家,唯一例外的是那間小孩已經熟睡的房間,推開房間的門,整間好像設了結界一般地安靜整齊。
凱莉躁期的症狀是過多的性慾和酗酒,偏偏她正在服用的藥物和酒精有反效果,為了繼續滿足酒精的快感,凱莉只好背著潔西喝酒、上網找炮友,而今晚她的謊言被某張遺忘在口袋裡沒有處理好的買酒收據揭穿。
潔西在晚餐時間不知道哪裡來的衝動,打算開始洗衣服,整理髒衣物時發現了那張收據,一氣之下,她再也不願意扮演支持陪伴的角色,一口氣衝到餐廳質問還在用餐的凱莉,兩人在大吵後,留下的就是我眼前這樣的災難。
那天,凱莉是自己走回家的,在與潔西深談之後,我陪著凱莉收拾她的簡單行李,那個很暖的三月夜晚,我心目中的理想伴侶正式分居。
這離婚的協商就進行了半年,從一開始打算只請公證人重新分配財產和擬定新遺囑,到兩個人為了兒子的共同監護權意見相左,各自找律師和上法院打官司,目前還在處理中。漫長的離婚路可能比結婚還要難走,這兩個人的離婚還算是理性分手,我很難想像如果換作是一對反目成仇的伴侶,這道離婚的手續要造成多少心理精神上的傷害?婚與不婚在可以結婚的理想前提下,考慮一旦要離的負擔和成本似乎更貼近現實一點。
【謝謝你讀到這裡,我們想請你花一點時間,了解「媒體小農計畫」:這是一個讓讀者可以直接小額灌溉心目中優質內容的平台,queerology 也是媒體小農計畫的一份子,歡迎透過網誌頁面右上角的小草按鈕,或是直接點擊這個連結,灌溉我們的內容。詳情請見: 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