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剛過不久,你是否也在社群網站上看到許多關於牛郎織女的討論? 在近代較廣為流傳的版本中,牛郎透過盜取織女的衣物迫使織女嫁給自己,織女不僅同意,甚至還愛上了牛郎。而隨著性平意識抬頭,許多人紛紛質疑:這怎麼會是一個浪漫故事?分明就是性騷擾的男主角與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女主角吧!但與此同時,也有文獻考證指出,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一開始可不是長個樣子的!
牛郎織女的傳說如何演變?又為什麼演變?
另一方面,為什麼童話故事裡總是出現壞巫婆與壞後母?女性在傳統故事裡,似乎總是被賦予固定的樣貌。
本集SmallTalQ要從牛郎織女出發,進一步聊聊,故事如何演變?哪些故事會被述說與保留?而當代的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某些過去流傳下來,在今天的眼光中已不合時宜的敘事?
本集重點:
→ 織女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患者嗎?牛郎織女的傳說如何演變?我們又應該如何看待與評價,那些不再合乎當代文化與價值觀的故事?
→ 為什麼童話裡總有「壞巫婆」?女性如何在故事裡現身?
→ 哪些故事會被述說?哪些故事又會被流傳?「敘事」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收聽本集節目:
參考資料:
What makes a hero? – Matthew Winkler
Why women should tell the stories of humanity?-Jude Kelly
最後,謝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別忘了訂閱喔。
此外,Queerology是媒體小農計畫的一份子,然而,該計畫即將於今年九月底結束營運,在深感遺憾之餘,我們想要謝謝過去曾經透過此計畫贊助Q的朋友們,你們的支持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在計畫結束前,如果你手中還有尚未用完的點數,並願意給Queerology Podcast一點支持,歡迎你透過網誌頁面右上角的小草按鈕,或是直接點擊這個連結,灌溉我們的內容。未來Q也將開發新的贊助方式,希望各位朋友可以繼續支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