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Jo 是要講 J02】整整流傳兩世紀不可思議男女腦其實差不多把所有人都嚇壞了!

你曾經被說過或聽過「女孩子就是比較 ____ 」(Ex. 細心/體貼/不會開車),或是「男生就是比較 _____ 」(Ex. 好動/勇敢/會開車)的說法,然後跟 Jo 一樣也想要大翻桌或是翻白眼的嗎?這到底只是性別的刻板印象,還是女性跟男性真的有比較擅長的部分呢?這集節目阿 Jo 就帶你一起來檢視過往帶有偏見又缺乏監督的神經科學研究如何造成還有服務社會上對男女性別角色的偏見!

本集重點:

→ 什麼是 Neurosexism?科學是怎麼為偏見服務的?

→ 男生的腦真的比女生大嗎(X)?那腦比較大就比較聰明嗎(X)?

→ 我們現在所看到男生和女生之間的行為差異可以用先天的腦部結構來解釋嗎(X)?還是受到社會環境影響比較多(O)?

→    大家記得多用腦!多用腦是真的會變聰明的喔!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s

Spotify

Google Podcasts

Podbean

此外,我們也開設Youtube頻道囉!你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https://youtu.be/DT-qHcURxXo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參考資料:

Rippon, G. The Gendered Brain. The Bodley Head London (2019). doi:10.1017/CBO9781107415324.004

‘Science, gender and the brain with Gina Rippon”

https://youtu.be/oj0DjVlX-BQ

‘A Gendered World Makes a Gendered Brain’ | Gina Rippon | TEDxCardiff

https://youtu.be/2s1hrHppl5E

Ruigrok, A. N. V.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sex differences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2014). doi:10.1016/j.neubiorev.2013.12.004

Ingalhalikar, M.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the structural connectome of the human brai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14). doi:10.1073/pnas.1316909110

Scholz, J., Klein, M. C., Behrens, T. E. J. & Johansen-Berg, H. Training induces changes in white-matter architecture. Nat. Neurosci. (2009). doi:10.1038/nn.2412

‘Are Male and Female Brains Biologically Different?” by Taylor Lorenz. The Atlantic. June 25, 2018. https://www.theatlantic.com/science/archive/2018/06/male-female-brains-biologically-different/563702/

《男女腦不同?別再誤會了腦袋其實沒有性別之分》by 漢寧.貝克,大雁文化授權,女人迷刊載於 2018/10/29.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6966

《Pink or Blue? Cars or Dolls? Boys or Girls?》by Jo on Queerology. 2013.03.25.

http://queerology.net/2013/02/pink-or-blue-cars-or-dolls-boys-or-girls/

 

本集逐字稿:

嗨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阿 Jo ,

歡迎收聽 Queerology podcast

以及點開這個敝人的性別科普小單元第二集,

這次呢我特別故意下了一個內容農場的標題

叫作

「整整流傳兩世紀不可思議男女腦其實差不多把所有人都嚇壞了!」

的這個標題,

那這當然是在諷刺有時候報章媒體只要看到有一篇文章說

男生跟女生的腦有什麼不一樣,

不管那篇文章後來

是被罵得多慘或著是說已經被推翻了,

媒體也不會去報導或是去更正,

他們只會去強調說,喔兩性就是不一樣,

好像多年來困擾大家的一個問題終於被解開了一樣。

不過事實上是,

如果我們今天桌上擺了兩顆腦,

一個男的一個女的,

然後問你說
請你找出來其中哪一顆腦是男的哪一顆腦是女的,

就算你是神經科學家,

不管你去怎麼測量然後去擠啊揉阿捏啊,

你其實是沒有辦法看得出來哪一顆腦是男的哪一顆腦是女的,

雖然很多人講得振振有詞說,

喔,男生跟女生就是不一樣啊什麼的,

但其實男女的腦部結構跟運作原理阿,

真的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到,要去說,

男生跟女生是不同的兩種物種阿

或著是從不同的星球來的你知道嗎。

那難道那些被報導出來的研究都跟童話一樣是騙人的嗎?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集節目呢,我就想要來跟大家解釋一下,

這整件事情背後的來龍去脈,

那一樣今天也會有三個大主題:

第一個就是說,到底是誰先開始說男生跟女生的腦是不一樣的勒?

第二個就是,

我們就來看一下過去那些說男生跟女生大腦結構或是運作的不一樣的研究,

他們到底有哪些缺點?

第三個就是我們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

最重要但是也最常被忽略的這一點,

就是我們現在放眼望去可以看到的一些男女的行為上的差異,

到底是因為先天的原因,還是因為後天的社會因素所造成的呢?

那今天節目的材料跟上次不一樣,這次是從很多不同的研究整理出來的,

我會把這些資料都放在我們 queerology 的部落格 queerology.net 上面,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資料我想要特別講一下,

也就是我今天的節目大致上會 follow 的骨幹,

就是一位的英國認知神經科學家 Gina Rippon

在 2019 年寫的書叫 The Gendered Brain

不好意思這本書目前沒有中譯本,

不過呢你可以在 youtube 上面找到他的 ted talk 和其他的演講,

尤其是他的 ted talk 阿,

我覺得講了很多我在這集 podcast 裡面沒辦法全部含括的東西,

所以蠻推薦大家如果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話,

可以去聽一下,

那我也會把那個 ted talk 的連結一起放在部落格的上面。

好喔,那我們就廢話不多說,

馬上進入我們的第一個主題,

也就是,

到底是誰先開始說男生跟女生的腦是不一樣的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是,

從頭到尾都沒有人說過喔!

怎麼會這樣呢?

那個……大家要知道

父權的歷史是比神經科學的歷史還要更淵遠流長的,

所以早在神經科學家出現之前,大男人主義者已經充斥了這整個星球,

所以早期的神經科學家當然都是大男人主義者阿,

他們打從心裡面就已經接受了女人就是比較笨啊,

或者是說,

喔,女人就是比較適合做家務啊

除了生小孩之外,對人類社會沒有什麼貢獻,

比如說

號稱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 Ramon Cajal

他在 1897 年寫了一本算是聖經叫作

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 《給年輕研究者的建議》,

這本書非常有名喔,

我 20 幾歲剛開始作研究的時候

我的老師也有送過我叫我要看一下。

那我覺得這本書的其他章節,

對年輕科學家來說的確還算是不錯,

但裡面有一整章都在叫年輕科學家要慎選老婆,

我那個時候看的時候真的是……

白眼是想要翻到外太空去,

除了他假設只有男性才能作科學研究之外,

裡面還形容女性常常成為

阻礙年輕科學家追求成功的絆腳石,

然後女性的特質是愛慕虛榮阿,或者是喜怒無常等等,

另外還有形容女性就是喜愛傳統,喜愛特權,

對正義這件事情無動於衷,

還有對進步的價值也沒有興趣,

唉,基本上以現代的眼光來說,

Ramon Cajal 就是一個厭女者這樣。

(笑)

所以有這樣子的心態,

其實早期的科學家一心想的問題

不是男生和女生的大腦有什麼不一樣,

而是想要知道說為什麼女生的腦比較笨、然後比較原始。

而且不只是女性啦,那個時候因為他們都是白人科學家嘛!

同時他們也用了各種方法去證明說,

為什麼黑人的腦就是比白人的腦還要差啊等等的,

那這些我們現在當然看起來都很荒謬,

但在那之後呢,

的確就開啟了科學家無所不用其極

想要證明男生比女生的腦還要優秀的一個萬里長征,

包括他們會用類似像,呃嗯,曹沖秤象的方式,

把鳥飼料

塞進男生跟女生的頭骨裡面,

然後再去測量那些鳥飼料,

得出來結論說,因為男性的頭骨裡面可以比女性多塞個大概 5 ounces 的鳥飼料,

所以男性才可以比女性這麼優秀這樣。

你知道 5 ounces 有多少嗎?

5 ounces 是星巴克那個最小的咖啡杯還不到一半喔!

(笑)

不過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一點,

我們之後也會再提到,

就是腦部的大小或是重量其實跟你的智力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阿!

要不然大象跟抹香鯨的腦都比我們人類大,

那你是有看過大象在寫程式或是坐火箭上月球的嗎!

有的話我們應該早就會在 IG 上面看到了嘛對不對!

(笑)

總之呢,其實我們說男性跟女性的腦部運作方式不一樣,

這根本就是從一個錯誤的前提開始,

這個錯誤的前提其實有個名字叫作 neurosexism

就是有性別刻板印象偏見的神經科學,

那因為有了這個錯誤的前提阿,

變得有時候我們會太斤斤計較

而且會過度放大男女腦部之間那一點點的差異,

而忽略了其實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差不多的。

而且大腦並不是一個性器官,

就跟我們的心肝脾肺腎一樣,

他基本的運作原理在男性跟女性之間是差不了太多的。

那我們有時候會在媒體上面看到的那些科學研究報導

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當然就是因為媒體總是喜歡比較報導有話題性的東西嘛,

兩性議題就一直都是歷久不衰的點閱率保證!

所以大多數的時候,

只要有一篇文章講了說,男生跟女生的腦有什麼不一樣,

媒體很自然而然就會去報導這種比較吸睛的文章,

不管後來那篇文章被批得有多慘,

或者是後來有多少文章去推翻了這個研究,

編輯們可能也就 eh,boring,沒重點,然後就把它丟到垃圾桶裡,

你也不會知道這樣。

接下來呢我就想要跟大家來舉兩個例子,

那這兩個例子都是在文章剛發表的時候受到不少媒體的關注,

其中一個還上了歐普拉秀喔,

而且他在歐普拉秀上面

講得好像他已經解決了兩性問題可以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了這樣,

但其實這兩篇研究都有一些不小的問題是媒體沒有作出來平衡報導的,

那我們就先在這邊休息一下,喝口水之後,

然後我們馬上就回來喔。

(中場音樂)

好喔,歡迎回來,

那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這兩篇我說最常被引用,

用來證明男生跟女生的大腦有所差異的文章,

其實這兩篇都是在 2014 年所出現的,

一篇是從英國的劍橋大學出來說,

喔男生的腦比女生平均起來還要大 10%,

那另外一篇則是從美國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的實驗室出來,

說男性的大腦比較善於眼手協調或者是說嗯身體的協調,

女性的大腦則是比較善於整合左右腦的資訊。

那其實這兩篇我都覺得……這個問題蠻大的,

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篇那個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好了,

首先你要知道的事情呢,是

這篇研究並不是原創喔,

他其實是一種二次創作,叫作 meta-analysis ,

什麼叫作 meta-analysis 勒?

就是研究者他自己沒有去收 data,

他是在家裡面打打鍵盤

然後去下載別人已經作好的研究,

然後重新分析整理打報告這樣,

不過大家也不要覺得 meta-analysis 好像跟鍵盤鄉民一樣

講的話沒有什麼份量,

其實他們還是有經過一個嚴格檢查篩選的一個統計標準。

那這群英國的鍵盤科學家呢,

從 5000 多篇在研究腦部大小的文章裡面,

找到了 126 篇裡面有在比較性別差異的研究,

那其他四千多篇是怎樣?

那我們就不知道是他們裡面沒有找到性別差異所以沒有寫出來呢?

還是說他們就是完完全全只作男生或是只作女生,

所以沒有辦法比較性別差異,

我覺得其實大部分的可能性是前者,

所以從這個數據看起來,

就感覺應該要打一個問號這樣。

不過呢反正他們就是經過一番精密的統計,

去統計那 126 篇文章裡面的數據,

發現整個平均下來好像男生的腦比女生還要大 10%,

OK 那問題來囉。

請問,

你知道男生平均比女生高多少嗎?

其實也是差不多剛好 10% 耶。

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身材比例阿,

所以如果你身高 180 的話,

你身上所有的部位或是器官,當然都會比身高 160 的人還要來得平均大一點吧,

所以這篇研究有把這個身高體重的因素考慮進去嗎?

答案是沒有喔,

為了證明我真的有看這篇 paper,

我可以跟你說,他在第二頁的右下角

那個研究方法裡面

就白紙黑字地寫說,

我們的數字都是原始數據,

沒有把受試者的身高體重考慮進去作加權這樣,

所以,簡單的來說,

這篇研究其實並不是發現了男生比女生的腦還要大,

他其實是發現了身材比較高大的人,他的腦也會跟著比較大吧!

那我們這邊還是要再度強調就是,

腦部大小真的跟智商是沒有關係的。

(大象叫聲)

嗯。

好喔所以這篇研究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

那我們馬上就來進入下一篇,

這篇也是 2014 年發表,

跟剛剛那篇不一樣,

是原創的研究嘛,

從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出來,

他們用一種叫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簡稱 DTI 的方法

去測量腦區跟腦區之間的連結強弱。

那因為我們有左右腦嘛,

他們就發現說女性的左右腦的連結是比較強壯的,

男性則比較傾向左腦跟右腦是自行運作,

然後因為不是有個說法說

右腦管直覺感情,左腦比較管邏輯分析嗎?

所以他就得到一個結論說,

喔,女性比較擅長整合直覺跟邏輯這樣,

但是瑞凡,

請大家注意一下!

左右腦分別管直覺跟邏輯這件事情,

早就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觀念了!

我們每個人在思考跟處理事情的時候啊,

左右腦都是同時在使用的!

所以首先這篇 paper 的結論就已經是在亂扯了阿。

那再來,

這篇 paper 其實是用一種非常間接的方法去測量我們的腦部結構,

你可以想像說如果我們的腦是一間客廳,

客廳裡面有電視,電視可能接著第四台,或是接 switch,也有可能接家庭劇院,

那他用的方法就是藉由去看說你電視跟第四台連接的那條線,

因為大腦都還是有線的連結不是無線的嘛,

他就是去看你電視跟第四台之間連的那條線的連線速度有多快,

來決定說,喔你平常多常用電視來看第四台,

還有你的第四台跟電視對你的客廳來說有多重要,

他其實也沒有管你的電視或是第四台平常有沒有在開機,

或者說你的電視有多大多貴、解析度多高這樣,

所以我覺得他的結論真的是有點下太遠。

那另外這篇研究有一個最最最最重要的缺點,

也跟我等一下想要接下去講的主題有關,

就是說呢,

這篇研究完完全全沒有排除家庭社會方面的性別刻板印象

對男女生個別腦部發育的影響,

他找了 949 個人來作測量,他們的年齡分佈都是在 8-22 歲之間,

那我們已經知道說,性別的刻板印象阿可以早從大概 2-3 歲的時候就開始建立了,

所以他從 8 歲開始看,已經有一點太晚了,

完完全全不能排除說,

他看到的現象

其實是因為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加諸在孩童身上,

然後孩童長大之後表現出來的結果,

更何況阿他這篇 paper 有點自打嘴巴,

就是說他看到的那個男女差異

在 8-13 歲的那個族群裡面其實是並不明顯的,

而是一直要到 14 歲之後才比較明顯一點,

表示他看到的現象其實非常有可能是在我們長大成人的過程當中,

逐漸被我們的成長環境影響所造成的結果,

我覺得這更說明了說,無論是男生女生順性別跨性別,

當我們生下來的時候,都只是一張乾淨的白紙而已,

長大之後這張白紙上面會出現什麼樣的圖案,

或者是出現什麼樣的顏色,

寫了什麼樣的故事,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或是所謂的長輩跟社會,

告訴我們或是

覺得我們應該要在這張白紙上面畫出什麼樣的圖案所造成的結果。

而且這件事情其實跟我現在在作的研究的題目有點關係,

就是我們最近這幾年開始了解到啊,

大腦並不是像以前所認為的,

大概在五六歲之後就停止了發育,

而是一直到我們長大成人之前,或者甚至是長大成人之後,

我們都可以去因為為了要適應外界的環境而作出改變,

這個叫大腦的可塑性,plasticity

其中有一個最有趣的例子就是在 2009 年的時候,

有一批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找了 48 個人,

平均大概是 25 歲的年紀,

然後他們就給其中一半的人三顆球,

叫他去練習耍雜技,

就是你看到馬戲團裡面同時三顆橘子或是三顆蘋果在丟的那種雜技,

六個星期之後再去掃一次他們的腦部結構,

他們跟剛剛那篇 paper 一樣是用 DTI 這個方法去掃,

發現六週之後,那一半有練習耍雜技的人,

他們相對應用來耍雜技所需要的腦區連結變強壯了,

也就是說,多用腦真的是會變聰明的唷!

那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是要講回來這個最後的一個主題啦,

就是我們大部分所看到的男女行為差異,

到底是因為我們天生的腦部結構就不一樣,

還是其實大部分是受到外界的因素所影響呢?

那這個答案我想大家到這邊應該都很清楚明白了,

因為其實我們的大腦是可塑性非常高的嘛,

就跟剛剛講的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男女差異,

什麼女生就是比較體貼細心啊,或者是男生就是比較勇敢好動這些的,

其實很多都是因為我們從小就去練習符合爸爸媽媽的期待而去累積

或是強迫自己去成為那樣子的人所造成的,

所以麻煩下次如果有人再說什麼女生就是比較體貼男孩子就是要勇敢之類的,

麻煩你聽到這句話馬上就去打他兩巴掌叫他閉嘴,

然後,還有啊,

下次再有媒體報導說

誰誰誰作出來研究說男生跟女生腦部結構或是運作方式不一樣阿,

只要他們不是作一歲到兩歲之前的幼兒,

都不要再相信這種業障重的研究了好嗎!

OK,那我們這集的節目就這樣接近了尾聲,

如果你剛剛都睡著了或是都在忙著玩貓玩狗玩小孩的話,

記得最重要的兩件事,這次只有兩件事而已,

就是:第一個,大腦沒有性別,

更精確地說呢,

我想要引用一位早在 1673 年就已經發現這件事情

只是這幾百年來卻一直沒有人理他的一位法國科學家叫作普蘭,

他曾經在作了一大堆關於男女大腦的研究之後,下了一個結論,

就是:

L’esprit n’a point de sexe.

意思就是說,心智是沒有性別之分的。

第二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大家要記得多用腦喔,

大腦是會越用越聰明的喔。

雖然剛剛說了我們的腦部運作方式被環境跟習慣影響很深嘛,

不過反過來說啊,

也不要忘了,改變,也是永遠都不嫌晚的一件事情喔!

不過講到這裡我其實也很能理解啦,

就是為什麼大家覺得兩性議題

是所謂的兩性議題

而不是單純只是個人的人品問題,

因為其實我也是常常會拿一些事情去問我的女性朋友說,

欸所以女生到底是在想什麼?

那我相信女生朋友也可能會有這種煩惱吧,

就是欸男生到底是在想什麼?

不過大家可以想一下,

就是你是有比較了解你的爸爸媽媽在想什麼嗎?

其實也沒有吧對不對!

並不是同性別的人就會比較知道同性別的人在想什麼,

回到第一集的結論,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非常特別而獨立的個體。

所以我覺得,想要了解另外一個人最好的方法啊,

其實就是直接問就可以了。

或者是如果你想要被另外一個人了解,最好的方法呢,

應該也就是直接講你心裡面在想什麼其實就可以了,

嗯。

好喔,那今天這集的節目就到此為止。

其實我今天想要講男女大腦的差異是為了我下一集想要講的主題先鋪梗,

呃,這個主題就是關於憂鬱症。

因為大家可能不知道,但事業界或是學界裡面一直有一個說法,

就是女性比較好發憂鬱症,

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東西?

那這就是我下一集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題,

在那之前,希望大家繼續保重身體,

記得打一下流感疫苗,

天氣冷了也小心不要著涼喔!

那如果你喜歡我們這一集的節目的話,

別忘了現在除了分享和訂閱之外,

還可以到我們部落格右上角的 QR code,

用小額捐款的方式支持我們喔!

那我們就下次見,掰掰!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