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SmallTalQ 020 — 「小孩子不准看」:我們需要的是禁止,還是導讀?

在台灣也深受歡迎的日本動畫《鬼滅之刃》遭到兒科醫師批評,認為內容太過暴力,某個歲數以下的兒童不適合更不應該觀賞。這個論點進而在社群網站引起討論,有人強調作品其他額外的優點,認為重點在於成人的說明和引導,也有人認為,某些看似「兒童不宜」的作品,其實可能正包含了兒童所需要學習的事情。宜還是不宜,究竟要如何判斷?我們對於「不宜」的想像,又可能反映了哪些意識形態?

在之前的SmallTalQ中,我們曾經討論過,一度被視為「不雅」、「不正當」的BL次文化,卻反而帶著基進的意義,在打造新的性別和情慾想像的同時,也可能促進性別意識的進展。那麼,同樣的論點,是不是也有可能適用於其他的「不雅」作品之上呢?所謂的「不雅」,是否也是一個跟隨著時空背景和權力變遷,而浮動的疆界?更進一步來說,當我們「保護」孩子時,這背後反映出了哪些對成長與親職的想像?

本集重點:

→ 什麼是「有害」的內容?或者反過來說,什麼才是「對孩子好」的內容?由誰定義?

→ 面對可能「有害」的內容,禁止是唯一的、最好的處理方式嗎?

→ 我們如何想像成長?孩子有可能在一個香草而無垢的環境中長大嗎?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Youtube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