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TalQ 031 — 奧運賽場上的身體、性別與性
不久前剛結束的東京奧運除了帶給大家許多精采的比賽以外,也掀起了許多各方各面的討論,其中不乏與性別相關的議題。國際上的眼光從LGBT運動員的參賽,移到德國女子體操隊選擇穿著長褲而非高叉體操服,再被場邊編織毛線的英國同志跳水選手Tom Daley吸引。而在國內呢,從「國民男友」到「麟洋配」,背後反映了哪些性別思考?本集的SmallTalQ就要來聊聊奧運裡的身體與性別。
本集重點:
→ 從競賽項目到運動員外貌再到參賽服裝,女性運動員面臨哪些性別規範?
→ 我們可以評論運動員的外表嗎?一邊看比賽一邊喊「這我可以」,是對運動員的不尊重甚至騷擾嗎?
→ 全民嗑CP的風潮,是否代表台灣對同志社群的接納與性別意識的進步?
→ 我們如何看待「國民老公/老婆」這樣的稱號?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Youtube
參考資料:
歧視、抵制、恐攻和病毒──不完美的奧運,更激發人類追求美好
Tom Daley knits while watching Olympic springboard final
‘It’s About Creating Equity.’ The Significance of German Gymnasts’ Full-Length Unitards at the Tokyo Olympics
短髮女就是仇男?南韓厭女仇恨圍攻的「奧運金牌射手」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About The Author
queerology 是一個共筆部落格,最初草創於2006年,以介紹性別議題和引起相關討論為目的,每月線上出刊;後因人力不足長期休刊。
2012年起,以相同目標、新的視野,重新集結約20名固定和客座作者一起寫作。關注分享性別、社會議題的大小事、天下事;每週二、五固定出刊。歡迎投稿。
queerology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2006 as a blog to bring attentions to gender and sexuality related issues. With the same intentions but new perspectives, we came back in 2012 with a new group of wri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