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SmallTalQ 042 — 從同志收養,到打破單一家庭想像

同性婚姻於2019年正式在台灣合法化,但由於當時受限於公投結果,是以專法形式通過,而非修改民法,因此同性婚姻雖然在構成要件與多數的權利義務上都準用民法,但同性伴侶仍舊未能享有和異性夫妻完全相同的權益,其中最大的兩項差異包括了跨國婚姻和同性伴侶的收養。針對同性伴侶收養的限制在於,只能收養對方的血親,而不能收養對方收養之子女,兩人也不能共同收養。

針對這點, 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與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從同婚通過後持續合作倡議修法,在 2021 年籌組律師團,協助三組同志收養家庭向各地法院提起訴訟,終於在 去年12 月接到全台灣第一個准許同志家庭無血緣收養的法院裁定。在裁定出爐後,這個家庭也順利在戶政單位完成登記。相關的法案草案則已進入立法院待審。

但如同同性婚姻一樣,也有許多反對者對同性伴侶收養提出質疑,有些人質疑同性伴侶的親職能力,認為小孩需要父母雙方提供「正常」之性別榜樣;有些人認為社會對同志家庭的接受度仍低,被收養的小孩可能會遭遇歧視;甚至曾有人主張,父母不可能真心愛沒有血緣的小孩。

這些反對的論述除了反映出社會對同志社群仍抱有偏見,並且仍擁抱著傳統的二元性別假設以外,更反映出我們對於家庭有著極為刻板和單一的想像,彷彿只有某種樣貌的家庭才可以被稱為「幸福」和「理想」的家庭。

在這集的SmallTalQ中,我們就要來聊聊家這件事。

本集重點:

→ 同性伴侶收養的小孩會被歧視,所以同志不應該收養?

→ 同志能當好爸媽嗎?一個理想家庭的元素應該有哪些?家庭的組成形式是最關鍵的嗎?

→    世界上有完全「幸福」和「理想」的家庭?對家庭的單一想像如何限縮了家庭的可能?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Youtube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