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24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告對烏克蘭展開軍事侵略以來,這場歐洲大陸上從二戰後至今最大規模的戰爭已經持續近一個月了。面對烏克蘭人民所遭遇的死傷、流亡、財產損失,全球許多人都表達了疼痛與同情,台灣社會也不例外。然而與此同時,我們卻也在社群網站上看到一些令人皺眉的言論,其中很多與性別相關,而這些言論所反映出來的,其實不只是對女性的想像,更是對陽剛氣概的有毒崇拜。
在今天的SmallTalQ裡,我們想要從一些針對戰爭而生的性別相關言論出發,討論女性的處境、刻板的性別想像,以及對陽剛氣概的有毒崇拜。
本集重點:
→ 「收容烏克蘭妹中心社團」只是「嘴砲」嗎?當性別與國族交織,這背後涉及了怎樣的性別想像與權力關係?
→ 「被收容」的烏克蘭女性 Vs. 「勇敢上戰場」的烏克蘭女性 Vs. 沒有兵役義務的台灣女性,陽剛標準如何被用來定義、評價、歸類女性?
→ 戰場之外,武裝衝突地區裡的女性面臨哪些艱難處境與壓迫?
→ 男人不准哭?對有毒陽剛氣概的崇拜,如何在壓迫女性的同時也傷害男性?
收聽本集節目: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