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SmallTalQ 025 — 母親節、母親劫?少子化是誰的問題?

母親節剛過,而今年除了一如以往各種讚頌偉大、討論母職艱辛的文章以外,因為日前美國CIA曾經預測台灣的生育率將於全球墊底,使得「少子化」問題成為另一個討論焦點。許多人紛紛提問:「台灣女人究竟為什麼不願生孩子?」有人說是台灣女人自私;有人說是高房價與青年貧窮讓人怕生了養不起。也有人指出,公共托育、職場支持的缺乏,才是讓女人不敢生育的原因,此外傳統性別規範經常讓母親成為唯一的照顧者,許多女性因為預期到沉重的育兒壓力而抗拒成為母親。

事實上,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對母職、母親身體還有育兒方式的單一想像與強硬規範,甚至是各種不甚友善的對待,從懷孕女性出行的便利性,到在公共場所餵母乳的可能,以及對女性在生產後的身材的評價等等,都不乏性別偏見與壓迫之痕跡。這不禁讓人疑惑,那麼擔心少子化問題的台灣社會,為什麼不願意為母親和家庭打造更友善的環境?

更進一步來說,綜觀各種與生育率相關的政策和討論,它們經常都將少子化打造成一個「女人的問題」,彷彿一切只與女性的意願有關;此外,這些政策也都是以一對一、建立在婚姻關係上的異性戀小家庭為對象,而忽略了其他類型的家庭。但如果我們真的想要提升生育率,是否應該納入更多元的家庭組成和養育想像?比方說讓生和養脫鉤、讓婚姻與育兒脫鉤?

最後,少子化只能是問題嗎?不生育是否也可以是一種反抗的手段?

本集重點:

→ 少子化是問題嗎?「不生育」作為一種積極的選擇。

→ 少子化是誰的問題?當我們討論少子化時,為什麼只以女人和異性戀家庭為對象?

→ 想像多元的生育和養育可能。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Youtube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