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SmallTalQ 027 — 疫情之下,人人平等嗎?

自台灣疫情加溫以來,相信不少朋友都聽過、喊過「同島一命」這句口號,然而,即使病毒在感染時確實不會挑選對象,這卻不代表,疫情底下每個人的處境、所受到的影響、脆弱的程度,以及個人可以掌握的資源和支持是相等的。

當疫情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時,原本弱勢的群體可能更容易陷入困境,例如從事各種零工經濟、不穩定工作的勞動者,因為生計問題而必須持續工作,他們的工作型態和內容也往往讓他們在工作過程中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或是更糟糕的勞動條件。又比方說,原本就已經存在於社會的污名可能更被強化,造成壓迫,例如我們在台灣屢屢看到,八大產業因為性工作長期面臨的偏見,而屢屢在防疫政策中成為第一個被犧牲或無視的對象。甚至,某些防疫政策可能有意無意地擠壓、排除或傷害特定的族群,例如近日苗栗縣政府居然以防疫為由而公然違法,禁止移工出入的人身自由,嚴重侵害移工們的人權。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想要和大家聊聊,這些在疫情底下,所暴露出的不平等。事實上,這些不平等與壓迫並非因為疫情才從天而降,而是早就存在於我們的社會中,只是因為疫情再次被凸顯。因此,疫情再次提醒了我們去檢視,我們的社會究竟如何運作,又可以如何改進,讓我們的回應不再只停留在疫情間的溫情呼籲,而是更徹底的反省與變革。

本集重點:

→ 是誰讓你我可以安心「宅在家」?防疫期間那些「不得不出門」的人面臨怎樣的處境?

→ 特殊產業、特定族群的污名如何使他們成為防疫政策下的弱勢?

→ 所謂的防疫「破口」,其實只是暴露了社會長期積累的不平等。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Youtube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