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SmallTalQ 067 — 「賣腐」(Queerbaiting)是性別疆界的流動,還是吃同志豆腐?

你聽過「賣腐」/Queerbaiting嗎?隨著性別意識提升,同志社群的能見度在社會中也越來越高,我們也越來越常有機會在大眾媒體和日常生活中看到各種現身。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另一些平行現象:戲劇作品中的同性角色互動曖昧,卻在最後宣告兩個人終究只是朋友,一切都是觀眾想太多;主演BL改編作品或是在劇中有各種「兄弟情」的男演員在宣傳期出現各種「甜蜜」互動,讓粉絲們大喊「好甜」;而男偶像們則開始偏好中性裝扮,並在被問到性向時「含糊其辭」…….

這些在大眾文化與娛樂產業中「看似有腐又無腐」的狀態,究竟是只是為了賺同志的錢,還是展現了性別疆界的流動?今天我們在節目中,就要來跟大家聊聊Queerbaiting:這個詞在「控訴」什麼現象?這些控訴有正當性嗎?又可能有什麼問題?

本集重點:

→ 什麼是queerbaiting:從對同志社群的壓迫到大眾文化行銷策略

→ 影視作品中的queerbaiting是在吃同志豆腐?但同志社群真的這麼「好騙」嗎?

→ 「看似有腐又無腐」-是消解了同志身分的正當性,還是說明性別與性傾向的流動空間?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酷兒」(queer)一詞?

→ Queerbaiting控訴背後,對親密關係、性傾向與性別表現的想像 

收聽本集節目:

Apple Podcast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Youtube

參考閱讀:

Is Celebrity ‘Queer Baiting’ Really Such a Crime?

Why Queerbaiting in Marketing and Media Is Harmful and How You Can Help Stop It

The Problem With the Internet’s Obsession With Queerbaiting

Is it ever OK to use the term queerbaiting?

即使王力宏你真的不是 gay

 

最後,感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有任何疑問和建議,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歡迎你透過以下的方式支持我們:你可以繼續收聽、訂閱Youtube頻道;留下五星評價,讓我們知道你的喜歡;也可以將我們的節目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如果你願意給我們更多支持,歡迎你點擊頁面上的QR碼 ,或直接前往這個網址請我們喝杯咖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