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

【第二期】夾縫中的特色-台灣女同志穿搭美學

作者/格格

前言

我們來談談台灣拉子(或是要用蕾絲邊、女同性戀、女同志,隨君喜好)的服裝風格吧。 服裝除了反應個人美感上的喜好(而美感上的喜好某種程度又反應了個人的社會類屬)以外,也可以做為突顯自我認同的標示,像是處在都市匿名性與異性戀霸權合謀令人窒息的都市生活中,被同志用來向主流社會/圈內人/自己發聲。走在路上,我可以不必認識妳,但是看得出牛仔褲配素色針織衫的妳很樸實、宮廷式高腰連身裙顯得妳很有女人味;我也可以看出,男生版襯衫配垮褲,嗯嗯,有T(butch)的味道;t-shirt上大大的彩虹圖案,正昭告著妳很想被同道中人認出來,妳是婆(femme)。

但是台灣的主流服裝廠商不知是不願抑或不能,總之至今也還沒開始把女同志當成利基市場來進行銷售活動。於是除非妳很有錢,有錢到可以總是拜託別人從國外代買,或者自己飛去國外挑,甚至是訂製。不然,從過去到現在,也只能從現存百分之九十九「為異性戀打造」的服裝業裡挑選材料、搭配,成為自己的衣著,因此造就主流市場與台灣女同志穿著風格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有的人不得不向男裝伸出手,否則她活得連欺騙自己「衣服不代表我」都不行,因為實在太彆扭了;有人想辦法從現有的服裝裡試圖翻出一點新花樣:別出心裁的小裝飾、或者「總是有點破綻的女人味」(套句某女同運大老的話)、或者倚靠翻特價花車那樣的眼力找出直腰線襯衫,搭配出介於陽剛和陰柔中間的路線;或者甚至有人認為:穿的跟異女一樣也無所謂,我根本沒想要誰認出什麼/我就是喜歡這樣。究竟台灣女同志的服裝風格如何?如何演變?與主流市場的關係又是什麼?

界線變模糊、風格更多元

礙於個人經驗的有限性,我僅能從我一腳踩進兔子洞之後開始述說,90年代末,壞女兒上還動輒為了踢婆是不是「複製異性戀」模式而吵翻天的時代,穿著上還留著明確的教戰守則。就我所見的T而言,大多數日常生活就在casual襯衫和寬大t-shirt加牛仔褲的時光中度過,「正式場合」(比方說舞會、t-bar)則無意外的以襯衫搭配牛仔褲或休閒褲出席(當然絕不會是曲線畢露的剪裁,妳知道的)。在這之中,讓人印象最深的,大概是漿的硬挺的polo jeans男裝襯衫了吧,胸前的旗幟logo好看好記又好找,既是一種向前輩學習的最簡單入門,上手後能做為大家表現帥氣英挺又不過份粗野的打底服裝,跨越斯文、運動、嘻哈等風潮直到現在,打開T的衣櫃,幾乎都還是必備款。 對婆或不分來說,少了踢關於自我展演嚴格的限制,能夠從主流文化裡選取的範圍就大了不少,於是有各式各樣的面貌,酷的、柔美的、悍厲的……但似乎萬變不離其宗:婆有女人味,不分較為中性,這些面貌似乎大致都還算符合一般對於這幾個分類名辭的標準理解和想像。然而隨著時光流淌到現在,情況已越顯複雜,各種分類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界線內的樣貌也越來越多變。

謝金燕男裝。圖片來源:www.appledaily.com.tw
謝金燕男裝。圖片來源:www.appledaily.com.tw

以T來說,在那個束胸尚不太好穿,更不能露出來見人的年代,妳絕對不會看到踢把手臂以上的軀幹部位露在外面,然而現在,夏天妳可以看到越來越多T穿著條紋背心華麗出場;冬天妳也可以看到,T身上的男版西裝外套腰線越來越窄。甚至,妳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一些專為T設計─以男裝打版,但尺寸是為女性身材設計的襯衫。越來越多的T留著韓國風半長髮型,甚至可以看到一些所謂「娘T」的穿著:合身的牛仔褲(連垮褲也越來越窄管)、華麗甚至偏女性化的顏色(粉紅、粉綠等)。這些以往可能被認為「不夠man」、「不夠T」的裝束,如今也成了某種潮流,受到部分T們的擁戴。雖然大致上,T們還維持著陽剛的氣息而清晰可辨(妳永遠可以嗅出「妳欲望的對象」,以及「被妳拿來文人相輕一番的對象」,不是嗎?),什麼是「T頭T腦」的定義卻也更多元了。

相較於T的「進化」,婆也從「標準女人味」的刻板形象,經歷解放和重組,發展出了更多樣的穿著風格:輕龐克(半長龐克髮型、煙燻妝蘇格蘭格紋短裙、馬丁大夫十孔靴)、俐落(中、寬筒長褲、西裝外套、襯衫、高跟鞋)、日系(本季主打連身針織短裙洋裝、綁腿褲加高跟鞋)、民族風(棉質傘狀長裙、流蘇上衣、微捲長髮)、台妹(細肩帶、超短裙、厚底靴)、休閒風(牛仔褲、棉衫、converse帆布鞋)、甚至嘻哈風(寬垮的棉褲或牛仔褲、t-shirt、滑板鞋)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在這其中,不乏在造型上不再刻意強調女人味,而與不分(或甚至踢)的外型更加混同而難以區分的狀況,造型越趨多樣也自不待言。 不分這一部分,維持著一開始此類身份認同出現的歷史脈絡:不願意(也無法)被T婆二元區分的狀態,本來內部就呈現著多元樣貌,延續到現在,仍然可以在不分這一類裡看到性別氣質差異很大的呈現。

綜合來說,台灣女同志社群內部,在性別氣質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也越來越開放的發展下,服裝的風格日趨多樣,不同類屬之間也越來越多跨界的表現(在跨界的腳印下,界線本身也變得模糊)。換句話說,過去可以在t-bar裡以穿著正確地區別認同身份的做法,現在還維持較高判別度的,可能僅剩踢而已。

與主流服裝業的關係:既要汲取養分,又要突顯差異

再進一步深究,這樣的圖像,展現了什麼樣的台灣女同志的美學呢?就如文章一開始所說,在台灣,主流的服裝廠商始終都還未把女同志當做一塊市場進行經營和銷售,雖然某些品牌曾經請過許多女同志的夢中情人-孫燕姿和Ella來代言,但是別忘了,這兩位女星雖然一邊以中性的扮像吸引同志族群,她們本人可是在電視上大力撇清同志傳言,努力呈現自己女性化的一面。此外,這些品牌的形象廣告也還是異性戀的配對,所訴求的,是一個「中性的性別氣質」的裝扮,但卻不是和「性傾向」關係更為密切的「同志」族群。

這也就帶入文初筆者曾提及的,台灣女同志美學與主流異性戀服裝產業之間的關係。因為從沒有擁有過一個在主流服裝產業裡的空間,所以女同志只能從主流的服裝產業─男裝與女裝-取樣重組,成為自己的風格。於是,台灣女同志的美學走向,跟異性戀的美學發展有著不可分的關係。很簡單的說,我們看到在T(或不分)之間,過去幾年的風潮起落,與異性戀男裝的流行走向幾乎一致:從正經而體面的西服、半正式打扮,到嘻哈的風潮興起,到現在出現較為合身而講究細節,跟踢的流行裝扮的演變很有一致性,不是嗎? 這種相似度,部分來自於因為買得是男裝,同時也來自於資訊的取得,雖然同是生理女性,國內女裝雜誌仍然強調女性化─不管是豔麗的、成熟的、有氣質的、可愛的──總不符合T的風格,因此參考資料往往是來自於男性服裝雜誌,像是嘻哈時期的Bang、日系雜誌的Men’s Non-no,或歐美雜誌GQ。在台灣市場裡頭,我們不似美國有為女同志量身打造的讀物,T似乎只能從男裝雜誌上學習穿搭,在考慮size取得性的實際問題之後,做出篩選和微調後的造型。

臺灣首位出櫃歌手黛安娜。圖片來源:www.nownews.com
臺灣首位出櫃歌手黛安娜。圖片來源:www.nownews.com

另外,婆或不分目前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樣貌,或是中性打扮的趨勢,也與近年來女性服裝業總體情況有關:不同的品牌風格、不同國家的穿著風格在台灣全體被複製,以至妳想要找到什麼風格的衣服,都有可能,師大夜市(這個台北市女同志重要出沒的地點)從頭到尾逛一趟,妳就可以找到休閒的、民俗風的、可愛少女等等不同的風格。 而像是凱特‧摩斯(Kate Moss)和Dior Homme鼓吹的中性風潮,象徵在時尚圈除了「豐乳纖腰翹臀」和「肌肉糾結倒三角」之外的新標準。這風潮除了宣告「瘦還要再瘦」的skinny look以外,其實是在鼓吹一種中性的,酷的、性別難分的氣質(androgynous)和中性潮流市場的被開發─女人可以穿著為女性訂做的帥氣褲裝(想想Coco Chanel和Yves Saint Laurent眼中的獨立女性),男人不再需要畏懼柔和色彩或是緊身線條(粉紅色的小短褲和緊身煙管褲都可以是男人衣櫃裡的裝束)。

那些不喜歡自己太女性化的不分或婆,也可以從休閒服裝、或者是不強調胸線腰身、不強調曲線的設計中,找到自己喜歡的裝扮。 不過既然中性服飾出現的土壤還是以異性戀為主的服裝市場,影響所及,異性戀女人也有許多喜歡這種較不束縛的穿著,汲取同一種養份的結果,婆或不分除了氣質和行為舉止以外,光從穿著似乎也看不出和異女有什麼區隔。可能的差別目前來看,似乎是一些具有次文化歷史背景的穿著例如:龐克、民族風,在接受度的高低上比較有女同志和異女的差異,但是就以民族風來說,隨著主流時裝業對民族風的收編,這種服裝的辨識度也逐漸降低。 說到這裡,看起來筆者似乎認為,台灣女同志在服裝穿著這部分,是複製了異性戀性別特質的二元區分嗎?其實不盡然如此。

雖然因為總是向設計給異性戀的服裝取樣,不免會有無法區分的相似度存在,但就程度上而言,女同志基於身份認同上的差異,在服裝的挑選與搭配上,確有與異性戀女性不同之處,雖然這個差異在個人身上的具體展現可能很細微,細微到幾乎無法辨認。那麼,女同志跟異性戀的男女二元又有什麼不同呢?T當然是不用說,光一個襯衫牛仔褲西裝外套,站出來就是有別於異性戀(不管是異男或異女),由於身材上的不同,即使主要是往男裝取經,也必須經過篩選、重新搭配,才能適合自己的身體,有時候,甚至也需要將觸角伸及一些會設計中性服裝的女裝(註一),也因而展現出細膩地陽剛的姿態。 婆的、不分的造型,則展現出更多的跨界,相對異性戀女性主流的美感─在某程度上還要保留一種「無侵略性」的女人味(請見甜美系的林志玲與侯佩岑)而言,不管是不分或婆的中性打扮、辣妹打扮、運動打扮,都呈現了一種「更有力量」的女性樣貌。即便因為身材尺寸的關係,往往不太可能穿到一般品牌的男裝,但在休閒服的領域裡,挑選打扮的時候幾乎是沒有生理性別的區分的,這可能也顯示了同志社群內部對於特定身份的刻板印象壓力有略減的狀況。(註二)

為什麼我們不是品牌的金雞母?

其實,台灣女同志始終都還沒成為服裝工業大舉搶攻的對像這件事,毋寧是很有趣的,在消費文化興起初期,主要的銷售目標都是鎖定女人─刻板印象上非理性、容易被喚起欲望。然而在同性戀這一塊,先被注意並且搶灘的,卻是男同志的市場。我相信這與對男同志的刻板印象,與男性(雖然他們也是同志)在社會上的可支配所得有關,但是在女性不婚不育率也逐漸升高、所得日漸提升、消費欲望和能力也被高度開發的台灣社會,為什麼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塊錢途新藍海呢? 筆者認為其中一個答案,與台灣社會整體對女同性戀的認知和態度─不去談、不存在的隱性歧視狀態有關。女同志受到「中性潮流」的蔽蔭其實有其兩面性,除了可以被合理化而免於歧視以外,相對的也就是被視而不見。主流廠商用中性服飾收編女同志就賺得荷包滿滿,何必硬要直接明白地粘著「女同志」這議題呢?而以個別女同志做為一個實踐者的角度而言,在這種相對安全的偽善環境中,穿著做為一種認同政治的實踐策略,太軟性的現身就像一拳打在棉花裡,太激進的現身又有戳破假面具後可能要面對衝突的成本。

簡言之,台灣社會還沒到女同志將現身當做一種驕傲的宣示的時代─除了同志大遊行那天把一年累積的窩囊氣用加倍的「炫耀」來抵消以外。於是女同志的美學就在表現女同志特殊性(承擔風險)v.s.穿著跟異女沒兩樣(憋氣也可以過日子)的兩極中擺蕩,更有人認為:穿著跟認同沒關係啊!你看不出我是婆又怎樣,我說是就是! 寫在文後 寫這篇文章,其實是壓力很大的,礙於女同志的隱匿/被忽略狀態,過往沒什麼研究可參考;再者,描述這種在當代常被極度個人化的事情,也難免有掛一漏萬、過於個人主觀、強加分類等等的寫作者焦慮存在,雖然筆者盡量希望呈現的是:這不是一篇研究的結論,僅是一點個人主觀的觀察心得,但是在一份公開的電子報發行,就一定有佔著麥克風一人solo的「自以為專家」狀態,也無可避免。

因此筆者決定省略任何有具體內容或徒具收尾功能的結語,希望在文章最後與讀者說明,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至少做為砲灰,開始一些討論,或許我們可以放下一切關於政治正不正確的焦慮或為戰而戰的不負責任話語,以一種比較坦然的態度討論和描繪什麼是台灣女同志社群的文化,歡迎任何進一步的討論,來稿請寄queerology@gmail.com

註一:例如,當她需要合身的條紋背心,男裝可能連最小號都太大,這時候就必需轉而蒐尋女裝的最大號;或者她想找今冬流行的燈芯絨長褲,但是考量過腰圍、長度和剪裁之後,反而必須找休閒品牌女裝(例如polo jeans、giordano的女裝等等)中比較中寬版的設計。
註二:當然,這並不表示溫柔如水一般的女人味完全不再出現。

One Comment

Leave a Reply

Discover more from Queerology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