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Q007 — 你的子宮不是你的子宮?淺談生育自主權

女性的生育自主權 — 尤其是墮胎的權利 — 是個爭議不休的議題,也是女性主義者幾十年來重要的戰場之一。全球至今仍有許多國家全面禁止婦女墮胎,在墮胎已經合法的社會中,通常伴隨著對週數的限制與其他相關規定,且仍有許多保守人士試圖推翻這項權益。

例如台灣保守團體提出「強制思考期」的規定,以及所謂的「心跳法案」,意圖將墮胎的合法性限縮於八週內。而美國最高法院在今年六月相繼對兩起與生育自主權相關案件進行判決,其結果卻讓女性主義者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隨著某些其他性別議題取得了較大的社會共識 — 例如同性婚姻,為什麼生育自主權這個話題卻仍有著撕裂社會的力量?而且彷彿鬼打牆,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重新辯論一遍?面對保守人士層出不窮的奧招,關心性別議題的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討論墮胎與生育自主權這個難題?

另一方面,每當討論到生育自主權時,許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瑪格麗特.愛特伍的《使女的故事》,認為女性被當成了生育工具。但這個說法真的解釋了生育自主權的爭議核心嗎?或者,有沒有其他的理論框架可以幫助我們看清這個議題?

本集重點:

→ 什麼是「住院特許權(admitting privilege)」?美國最高法院駁回了路易斯安那州要求施行墮胎手術之醫師必須有住院特許權的法規,這是生育自主權的勝利嗎?

→ 住院特許權、診所規模、強制思考期與諮商,反墮胎之保守人士為什麼招數這麼多?

→ 《使女的故事》成真?反墮胎人士把女人看作生育工具,而不是「人」?

收聽本集節目:

iTunes

Spotify

Google Play

Podbean

最後,謝謝你收聽我們的節目。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別忘了訂閱喔,也歡迎你留言給我們建議或打氣。

如果你對這個議題感興趣,也可以讀讀V太太過去在其他平台上發表過的文章

 

此外,Queerology是媒體小農計畫的一份子,然而,該計畫即將於今年九月底結束營運,在深感遺憾之餘,我們想要謝謝過去曾經透過此計畫贊助Q的朋友們,你們的支持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在計畫結束前,如果你手中還有尚未用完的點數,並願意給Queerology Podcast一點支持,歡迎你透過網誌頁面右上角的小草按鈕,或是直接點擊這個連結,灌溉我們的內容。未來Q也將開發新的贊助方式,希望各位朋友可以繼續支持我們。

 

3 Comments

Leave a Reply

Discover more from Queerology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