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伴侶

多元成家不是口號,是真實的需要

前陣子讀馮內果的《沒有國家的人》,無預期在書裡看到一段關於婚姻與性別的文字,深深打動了我的心。這本書出版於二○○五年,當時已經高齡八十三的老先生是這麼闡述現代人的婚姻的:

「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離婚?

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再有幾代同堂的大家庭了。以前,當男人和女人結婚之後,新娘就有了更多人可以聊更多的事。新郎也有了更多夥伴可以說笑。

一些美國人還擁有大家庭,但很少了。像是納瓦霍印第安人(Navahos)。還有甘迺迪家族。但是我們大多數人,現在即便結了婚,也只是多了另一個人而已。新郎多了一個夥伴,但是個女人。新娘多了一個聊天的人,但是個男的。

現在如果一對夫婦吵架,他們可能認為是因為錢,或權力,或性,或怎麼教養孩子,或諸如此類。但其實他們真正想向對方說的是(雖然他們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只有你是不夠的!』」

《沒有國家的人》麥田出版,2007

只有你是不夠的。我不知道該如何說明自己看到這句話時內心有多震撼,因為這正是過往好幾次我在情感關係裡一再一再迎面撞上看不見的牆時,心裡最常湧現的模糊感受。而我甚至無法具體地把它指認並描述出來,是一個早了我六十多年出生的異性戀老先生為我說清楚講明白之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當初的挫折與孤單來自何處。不僅如此,他更進一步作結:「一個丈夫、一個妻子和幾個孩子並不是一個家庭。那是一個很容易受傷的生存單位。」

人總是需要從過往經驗中反覆修正,截長補短,才能找到一條相對適合走下去的路,所以我並不是在緬懷舊日好時光,更不是在說走回幾代同堂大家庭是好事,何況現實情況也不可能走回頭路。當父權思想還根植於社會的各個層面之中,傳統文化充滿各種性別不平等,強調以血緣作為絕對連結基礎的傳統大家庭結構,連對異性戀一夫一妻的標準婚姻形態都會造成壓迫了,更何況對LGBTQ等性少數?但我確實認為「大」是個重點中的重點,而組成形態上的多元,即有可能造就數量上的大。我異想天開認為,如果家庭成員不再侷限於父母兄弟姊妹等直系旁系親屬,而是一群彼此之間訂定了某種協議或盟約、決定住在一起生活的人,也許,我就可以擁有比較接近自己想像中的家庭。

Photo by Amanda Graham (CC)

怎樣的家庭?硬要說的話,應該就是,不必然以兩個人的愛情為基礎所組成的家庭。還有,由多人分工,無論在情感或實務上都能擁有各自位置(先不論其中是否有模糊或重疊或權力重新分配並轉移的地帶),並發揮各自功能的家庭。

先說說對於愛情的疑慮。關於婚姻(或姑且稱之為情感關係)裡的相處,老生常談不知凡幾,諸如相愛容易相處難,諸如所謂相處就是在跟伴侶的缺點而非優點相處,諸如要長久在一起就是得學著愛對方最討人厭之處,要接受不完美、接受彼此的差異性……太多太多。而這些描述的基礎,都是「跟你愛的人在一起」,而那愛,是一般狹義上所指稱的愛情。我不明白的地方在於,無論是否排除激情,一般人都不必然只會「一次愛上一個人」,再加上愛情保鮮期過後,所謂的愛也只是餘溫而已,對方其實就是一個你可能還說得上話的一般人,或者甚至就是一個會跟你做愛、做過愛(死床了的話)的朋友,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要堅持想方設法地繼續去愛一個「愛過(但很可能已經不愛)」的人?為什麼要把人生中重要的歸屬感來源建立於一個如此狹窄的定義?為什麼,要一再告訴自己,既然是「愛」,就值得繼續,把一個稍縱即逝的幻象拱上永恆不朽的寶座,讓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成為自己的信仰?

兩個人相處一定有摩擦,但很多時候,更可能是本質性的不合。如果以浪漫愛做為在一起的前提,當本質的歧異最終袒露出來,到底該怎麼樣才能繼續?要不接受,要不結束,在這兩個最常見的選項之外,我真的很希望能看到第三個可能,或更多選擇。

Photo by Abbey Hendrickson (CC)

再說說實際運作面。所謂的家庭裡,如果只有單一伴侶,頂多再加上孩子,在我看來,確實是過於脆弱的結盟。因為,當其中一個人出了狀況(無論是身體、心理或在社會上的位置),並因而往下墜落的時候,另一個人往往就是必須肩負起兩個人的責任和工作,而在這種時刻,壓力自然是一加一大於二,有時關係就這樣崩塌了。所以我也擔心,所謂的婚姻平權最後究竟能走到哪裡?如果只是讓性少數走入異性戀婚家體制,然後就此結束,沒有衍生出新的形態,或新型態明明已經順應社會情勢出現,卻得不到法律的保障,那麼,歸因於社經位置等諸多外在條件,女同志婚姻跟跨性別的婚姻,比起異性戀與男同志的婚姻,是否勢必更加弱勢,更加容易分崩離析,或掉入更底層?說得白一點:我擔心,在單一伴侶的婚姻型態下,身為一個女同志,我很容易就成了「不被接住」的那個人。

只有你是不夠的。只有愛是不夠的。我還需要社會福利,醫療保險,人際網絡,情感交流,我還需要歸屬於某處的安全感。但即使我結了婚有了妻子,也不可能把我的所有情感需求傾倒給她,要求她回應我。我勢必要擁有自己的朋友,她要擁有她的朋友,最好我們還能擁有共同的友人,那才是比較接近健康的狀態。而家人比起朋友,是意義更深沉也更複雜的存在。無論我們到底有沒有配備夠好的原生家庭(通常沒有),我們通常就是需要從家庭裡汲取安全跟認同感。既然如此,為何不讓我們更精確地選擇家人?讓我們跟周遭的人產生更深刻的連結,織出更細密的網絡,或許能讓少一點人墜落。對我來說,多元成家有點像分散風險。雖然確切的運作和落實方式還需要更多方面的細膩討論,但對我來說,那是個比較接近理想的狀態,我對它的期望是這樣的。

延伸閱讀:
【Q筆記】什麼是家庭?

親愛的,我們不結婚好嗎?

執子之手,不偕老。

一棵剩菜的生存之道

不知道多不多元,但他們早已成家

Leave a Reply

Discover more from Queerology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